•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文化周末 >
联说重阳
梁文俊
2021-10-09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在浩瀚的联海之中,有不少妙趣横生的重阳联,述说着重阳这一古老节日的文化蕴涵。

    “话旧他乡曾作客,登高佳节倍思亲”。唐代王维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亲人而作,写出游子思乡怀亲之情。

    “话旧”联由此诗引发而来。南朝梁昊均《续齐谐记》中有较早关于重阳节俗的传说:“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车。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何处题糕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此联含有两个典故,都与重阳有关。上联中的“题糕”,指唐代刘禹锡重阳题诗不敢用“糕”字的故事。

    据宋代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九:“刘梦得(刘禹锡)作《九日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宋子京以为不然。故子京《九日食糕》有咏云:‘飙馆轻霜拂曙袍,糗餈花饮斗分曹。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后用来作为重阳题诗的典故。“锦句”即华美的文句。下联中的“送酒”,据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载:“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黄花,即菊花。上下联“糕”与“酒”的对仗,堪称工巧。

    “高歌滕王,何人赋就;曲江学士,此日齐来”。上联中的“高歌滕王”,指唐代诗人王勃农历九月九日路过南昌,写《滕王阁诗序》事。其《滕王阁》诗有“滕王高歌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句。下联中的“曲江”,在今陕西西安东南。秦时为宜春苑,汉时为乐游苑,有河水曲折流过,故名。唐时,韦绶为集贤院学士。九月九日,帝宴群臣于曲江,韦绶学士来,与大家告别,称曲江别会。

    “三径归时松菊在,满城近日雨风多”。此联用典切重阳,文化意味浓郁。上联中的“三径”,出自晋赵歧《三辅决录·逃名》:“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惟求仲、羊仲从之游”。后来用指归隐者的家园。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下联语出北宋僧人惠洪《冷斋夜话》卷四所载潘大临《致谢无逸书》:“黄州潘大临工诗……临川谢无逸以书问有新作否。潘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狠为俗氛所蔽翳。昨日闲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

    此类重阳联还有许多,如“东篱开寿菊,南陌献嘉禾”“夏至酉逢三伏热,重阳戊遇一冬晴”“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等,都很耐人寻味。■毛毛  摄影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