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县区之窗 >
汶上做活乡土人才文章 激发乡村发展动能
2021-10-09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掌上济宁汶上讯(通讯员 林志浩)汶上县坚持把乡土人才培育当做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抓实抓细选派科技镇长、实训基地、职称评定等创新措施,不断提升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选派科技镇长,专业引领“能干事”。围绕各镇街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与高等院校对接合作,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教授担任挂职副镇长。搭建平台增“磁性”。依托科技镇长技术、知识及资源优势,打造产学研平台,助推产业提档和转型升级,提高对乡土人才的吸引力。技术服务增“活性”。对乡土人才的产业项目,实行定点跟踪指导,积极分享资源信息,让项目更加科学可行。完善机制增“粘性”。开展科技镇长团轮岗交流活动,充分发挥科技镇长效用,根据专业特长分别为乡土人才提出发展建议,切实为其保驾护航。

    建立实训基地,分类指导“有干货”。以“一镇一特色、一业一基地”为目标,立足地域特征、实际需求和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了次邱芦花鸡合作社、义桥乡村振兴培训、道立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实训基地。“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行业专家、优秀党支部书记、致富能手等优质师资集中线下授课。依托智慧党建平台“云课堂”、清华三农讲坛直播课,开展线上教学。“理论实践”相结合。提高培训的精准度和针对性,组织蔬菜种植协会等组织将教学现场设在田间地头、产业一线,培养乡土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训创业”相结合。对于有意愿、有志向留在乡村发展的乡土人才,依托汶上创新创业园全方位进行创业指导,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目前,“郭楼镇古郕村田园综合体”等5个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

    探索职称评定,精准考评“鼓干劲”。探索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增强乡土人才归属感和认同感。优化流程,明确“怎么评”。成立汶上县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委员会,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专业化标准,以业绩展示、面试答辩和综合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分初、中、高三级对职业农民进行职称评审。细化内容,明确“评什么”。评定时对学历、论文等不作硬性要求,更加突出业绩贡献、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带动能力。根据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及时调整考评项目,设立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强化待遇,明确“评优先”。对取得新型职业农民初级、中级职称的个人,分别给予1000元、2000元的一次性补助,并纳入人才选拔、政府表彰奖励、发展党员、选拔村干部、其他招聘招考等方面的优先对象。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