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梁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也打乱了李会勇的生活工作节奏。就职于邹城市人民医院的李会勇,在2020年2月9日凌晨三点接到驰援武汉的紧急通知,并在3小时后随邹城市人民医院医疗队奔赴武汉抗疫前线,成为邹城市支援湖北的第一批医疗队员。
“国有难,召必至!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疫情当前,我们必须冲上去,现在很多战友已经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奋斗了,我要与他们并肩作战。”接到通知的李会勇既意外又不意外,不意外是因为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便做好了上战场的准备,也早早向医院提交了请愿书;意外的是通知来得太突然,留给他与家人告别的时间竟如此短暂。凌晨三点,夜色蒙蒙,七岁的儿子正睡得香甜,他实在不忍心叫醒他,只能轻轻地抱他一下,在小脸上亲了亲。当时,与李会勇同为急诊科医生的爱人陈召梅已有4个月的身孕,与丈夫多年的相知相守,对丈夫的决定既理解又支持:“现在武汉情况非常紧急,病毒传染性太强,作为家人肯定是担心。但是作为一名医生,我支持他的决定,并且为他骄傲。”陈召梅用最快的速度为丈夫收拾好行李,太多的担心与嘱咐来不及说,只能给彼此一个拥抱:“你驰援武汉,我坚守邹城,我们在不同的战场,共同战‘疫’。”或许正是妻子掷地有声的支持,让他在面临驰援武汉的选择时,毫不犹豫地逆行而上。
抵达武汉,经过短暂的休整,队员们便开始进行方舱医院新冠肺炎防控培训。李会勇学得仔细、记得认真,努力学好记牢每一项防护措施和策略。他深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异常凶险,真正进入前线,所面临的情况可能比想象中要艰难得多。作为邹城市支援武汉医疗队的队长,他不仅要做好医护工作,更要保障医疗队里每一个人的安全。
李会勇所在的山东医疗队在汉阳方舱医院开展工作,他和另外四名医生被编入一组,负责400余名患者的工作。在方舱医院内,医护人员实施6小时轮岗制,但是算上交接班、穿脱防护服、消毒的时间,每天需要穿戴防护设备10个小时,不吃不喝不能上厕所。“既然选择过来,就一定咬牙坚持下去,我相信曙光就在眼前。”虽然病毒凶险,医护工作紧张、忙碌、辛苦,但李会勇和队员们圆满完成了援助任务。
提起驰援武汉,李会勇的母亲十分自豪,但也有几分心焦。原来,李会勇当时走得急,陈召梅也怕婆婆担心,驰援武汉的事就没有告诉老人。得知消息后,母亲虽然有些担心,仍不断给李会勇加油打气。“小勇很像他父亲,勤恳努力,老实实在,选择了就会拼尽全力去做好。”在郭里镇高李村的老宅中,李会勇的母亲小心擦拭着1996年邹城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十星级文明户标兵”的奖牌。一旁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也都是李会勇父亲李呈行生前获得的。据村里人回忆,李呈行实在能干,2003年夏天,高李村修公路,李呈行日夜在工地上工作,酷暑天气再加上本身有高血压,最终倒在了施工现场。或许正是父亲李呈行忠厚朴实、敬业奉献的高尚品格涵养了李会勇积极向上、刚健不阿的意志,让他敢于在危险来临时逆行而上。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在李会勇的家庭中,父亲的忠厚担责,母亲的勤劳勇敢,妻子的温和坚定,李会勇的果敢坚毅,都铸就了这个平凡家庭中不平凡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