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济宁城事 >
未成年人网游时长受限
让你家孩子适可而止
2021-09-15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针对社会反映的未成年人过多过度使用网络游戏问题,国家新闻出版署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提出具体明确要求,着力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更好社会效果。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还需要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昨日,记者就此随机采访了市民。

    市民胡女士表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宜疏不宜堵,在国家出台政策的同时,家长须做好引导,做到不在孩子面前沉迷网络游戏,否则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可能会上行下效,陷入防不胜防的恶性循环。“很多小朋友为了玩游戏,使用家长们的证件实名认证,如果不能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使用网络的观念,那么也是治标不治本。”胡女士说。

    从事程序开发的市民曾先生则认为,适度接触游戏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特别是一些运动类游戏以及编程、象棋、围棋等游戏形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这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家长可以与孩子沟通之后,帮助他们做出判断,并对游戏的时长自行把握。

    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沉迷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这需要广大家长、老师更好履行监护教育职责,切实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加强关爱陪护和约束规范,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用网习惯。只有家长加强监护督促,学校加强教育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指导未成年人了解掌握法律规定,严格执行相关要求,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多读一点

    每周仅三天能玩

    每天最多一小时

    《通知》要求,进一步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大幅压缩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的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一律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已建成运行后,重申严格落实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要求,明确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该系统,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和登录,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记者 王艳茹)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