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团市委服务“一老一小”工作侧记
掌上济宁讯(记者 孙逊 通讯员 陈曙光 朱菲)一个家庭,一老一小,两头牵挂。曲阜团市委依托“金晖助老”“牵手关爱”“希望小屋”行动,丰富“情暖童心”“情系夕阳”活动载体,不断拓展服务的主体和服务内容,通过项目化运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推动青年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和长效化,依托“青年之家”、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延长共青团服务“一老一小”工作手臂,不断提升他们的满意度幸福感,让“一老一小”两头翘起“微笑曲线”。
精准发力,丰富幸福生活圈
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清单之一,“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重点针对留守儿童学业和亲情方面的强烈需求,积极探索“希望小屋”帮扶模式,即在“1位爱心妈妈+1位爱心老师”结对帮扶1位“小屋主人”的基础上,由孩子所在学校的“1位校长”牵头帮扶本学校的“希望小屋”服务对象。
曲阜团市委充分发挥爱心社会组织和学校的力量,精准发力,在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习惯养成等方面给予孩子更多关怀,实现由“小屋焕新”到“精神焕彩”。
连续多年开展的“金晖助老”青春扶贫志愿者行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常态化组织青年志愿者为留守、困难老人提供了“拉一次家常、整理一次家务、清理一次个人卫生、维修一次家电、送一件过冬用品”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助老志愿服务。通过组织化结对帮扶为每个老人配备了青年志愿者,同时彩虹公益服务中心每镇街又补充了1名社会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工作时间相对灵活,到老人家开展日常性帮扶活动。
整合资源,构建幸福人文圈
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彩”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对困境儿童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
吴村镇峪南村林林家是精准扶贫户,村“两委”没少帮助家里打扫卫生,收拾房间,但家里总是没过几天就又变得无处插脚。“‘希望小屋’不仅点亮了孩子的房间,更照亮了我们全家的希望。”看着装饰一新的房间,林林的母亲高兴地说。
曲阜市每年不定期组织开展“牵手关爱——感受城市活动”,文旅青年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参观“三孔”,游览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等,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流淌。
为了弥补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短板,各镇街的青年志愿者定期为老人送书送报。有的老人常年与儿女分离,每月一次的志愿者入户,通过视频连线让老人与儿女联系。在“金晖助老”扶贫志愿者行动中,青年志愿者为老人送去文化大餐,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提质扩面,拓展幸福朋友圈
一个拉杆书包、一个台灯、一双轮滑鞋……在曲阜市党员党性提升实训基地出口处,一排排“微心愿”卡片整齐摆放在绿色发布区和蓝色认领区。参加完党员党性提升教育培训后,每名党员志愿者自愿选择认领“微心愿”,帮助心愿发布者圆梦。
这是曲阜市开展的“圆梦1+1”计划,面向留守、困难、(亚)孤儿群体征集“微心愿”,实现困境孩子的微小梦想,提升孩子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面向孤寡、留守、困难老人征集“微心愿”,借助实训基地的组织化优势为他们圆梦。
在曲阜市党员党性提升实训基地共青团“微心愿”圆梦区,今年以来累计征集留守儿童“微心愿”1300余个,成功圆梦600余个,募集爱心物资金额6.8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