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济宁市 2021 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暨科技馆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9月11日至17日将在全市范围开展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部分主题活动贯穿全年。
今年全国科普日主题为: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市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将立足面向基层、服务发展、惠及群众,着力组织好济宁主场活动、县市区主场分活动、市直单位系列联合行动等活动。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社会需要、群众喜欢、影响力大、服务面广的系列科普活动。
9月11日,市科协将联合有关单位,在汶上县举办2021年全国科普日济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暨科普惠农志愿服务和科普阵地建设现场会,为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惠农志愿服务队等授牌、授旗,组织召开科普惠农志愿服务和科普阵地建设现场会。同时,组织有关市级学会围绕疫情防控、生态环境、绿色低碳、饮食健康等民生热点问题,组织开展线上科普讲座和线下科普宣传、科技培训,技术指导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主场分活动。
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市直有关部门动员组织社会各界,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校园科普联合行动、科技人才科普联合行动、生态科普联合行动、节水科普联合行动、乡村振兴科普联合行动、卫生健康科普联合行动、应急科普联合行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科普联合行动。各县市区将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按照“一地一策一特色”理念,开展全国科普日县级主场活动。
记者从发布会获悉,作为地方文化、科技、社会发展的窗口,近年来我市各级科技馆也在日益完善。我市现有1处市级科技馆(在济宁高新区),2处县级科技馆(鱼台科技馆、梁山科技馆);有3处县级科技馆已经完成规划设计,其中,汶上科技馆完成基础设施移交,进入场馆改造设计阶段;金乡科技馆、兖州科技馆等完成规划设计。全市还建有县级专题科普馆6处、市级科普教育基地72处、中学科技馆5处,购置科普大篷车7台。目前,全市基本建成以科技馆为核心,专题科普馆、科普教育基地为基础,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线上科普为拓展和延伸,辐射基层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带动全市科普工作能力和科普基础设施水平整体提升,基本实现全市科学教育、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均等化。(记者 王仰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