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时政要闻 >
“跨境电商”叠加“内陆港”转关
【聚焦“六稳”“六保”】保鲜蔬菜搭上出口快车
聚焦 “六稳”“六保”
2021-09-09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李玲
  • 掌上济宁讯(通讯员 张凤艳 谢添)9月5日,满载29吨保鲜大蒜的集装箱在青岛港装船发往马来西亚。这批大蒜是济宁内陆港首票以“跨境电商+转关”模式申报出口的货物,标志着以济宁大蒜等为代表的山东内陆地区农产品,将以更便捷的跨境电商新模式取得出口新突破。

    我市大蒜年出口量可达60余万吨,约占全国的3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大蒜之乡”。今年以来,为拓宽辖区农产品出口渠道、帮助企业用足用好优惠政策,济宁海关深入辖区开展跨境电商政策宣讲,鼓励、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尝试通过新模式进行出口。金乡县宏添果蔬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市首家通过“跨境电商”模式开展农产品出口的企业。“与一般贸易相比,跨境电商模式下,我们可以直接对话海外客户,国际贸易中间流通环节减少了,企业利润也提高了。”公司总经理周可占介绍,自5月19日首票成功通关以来,公司已通过该模式出口大蒜、生姜超过75万美元。

    “跨境电商”模式为农产品出口开拓了新渠道,但出口货物仍需提前运至港口堆场等待集港,可能面临港口堆存、装卸、查验时间长、费用高等问题。为此,济宁海关深挖跨境电商商品可开展转关业务这一政策优势,积极推动现有内陆港开展转关系统升级和数据传输测试,指导相关企业进行海关监管车辆备案,最终帮助内陆港具备开展转关业务条件。济宁海关副关长崔建刚介绍,跨境电商转关模式通关成功对辖区农产品出口意义重大,该模式下企业在内陆港就可以完成租船订舱、申报、查验等手续,施加电子关锁的运输车辆可无障碍直抵港口前沿,口岸海关原则上不再对货物进行查验,可有效降低物流时间和成本,最大程度满足鲜活农产品通关时效高的要求。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