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地处鲁西南,是千年诚信典范“鸡黍之约”的发源地,也是英雄王杰的故乡。近年来,金乡县检察院注重用古今人物激发党建活力、引领和指导业务,从而不断提高检察干警综合素能,实现古今互通互融,在党建新格局中提升检察工作质效。
“鸡黍之约”铸诚信之魂
东汉时,山东金乡人范式,在太学结识河南汝南人张劭。二人交情深厚,毕业时约定,隔年相拜双亲,对方杀鸡煮黍招待。两年后,“鸡黍之约”将至,张劭请求母亲备好酒菜等候范式。张母说:“已分别两年,金乡、汝南相距千里,怎能拿这话当真呢?”张劭回答:“范巨卿是诚信之士,一定不会违约。”到了约定日期,范式果然如期而至。后张劭病重,临终遗憾不能再见好友。范式梦见张劭已死,惊醒后悲泣不止,立即快马加鞭前去奔丧。范式未到,棺柩怎么也放不进墓穴。范式赶到后叩拜行丧,拉着棺木上的绳子走在前面,棺木才开始移动。
范式、张劭远隔千里如期赴约,信义之风世人敬仰,“鸡黍之约”因此成为诚信的代名词。如今,诚信文化在金乡大地生根发芽,诚信精神也成为该院党员干警履职尽责的行为准则。该院倡导诚信先锋党员先行,各支部积极开展诚信主题党日、故事分享会、主题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并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在党员中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亮业绩,让党员成为诚信的先行者。与此同时,进一步优化检察长接待日、首办责任制和双向承诺制,主动提升服务质量,以此提高群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今年3月,该院收到孙某提出的司法救助申请,其外出时与车辆相撞,造成肢体和头部严重受伤,对方负主要责任,但无力支付赔偿款,孙某因治疗欠下大笔债务。该院详细调查了解其家庭情况后,发现其十分困难,符合救助条件,随后启动救助程序及时将2万元救助金发放到位,助其渡过难关。
为展现诚信履职好风尚,今年以来,该院积极兑现司法救助承诺,先后向4名刑事案件被害人发放救助金5.5万元,为生活困难的被害人送去了温暖。
“杨震却金”扬清廉之风
金乡县博物馆内,存放着一块珍贵的碑刻——杨震却金碑,该碑刻以清廉典范彪炳史册。东汉时大臣杨震为人正直廉洁,做荆州刺史时,举荐茂才王密为昌邑(今金乡县境内)县令。后迁任东莱太守时,路经昌邑,王密到郊外迎接恩师。晚上,王密拜见时怀揣十斤黄金送给杨震时被严词拒绝,王密坚持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请收下吧!”杨震声色俱厉地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王密羞愧而走。送走恩师后王密幡然悔悟,立志做廉洁奉公的好官,并在恩师所宿处悬挂“四知堂”匾额,立下“杨震却金处”石碑,警戒自己,教育后人。
“杨震却金”清廉精神是该院党员干警的文化基因,他们积极打造地域文化、检察文化于一体的“清风检韵”党建文化品牌,以党建廉政活动室为载体,通过廉政文化讲堂、观看廉政教育片、进监狱接受警示教育、观摩职务犯罪庭审等活动,大力倡导依法办案、廉洁从检的检风。以“崇洁敬廉”为主题,开展经常性廉政监督和廉政谈话,在重要时间节点,进行节前提醒和节中督察、节后通报,有效杜绝违纪违法现象。认真落实廉政谈话、“两个责任”“一岗双责”等制度,筑牢廉政防线。加强干警8小时外监管,深入家中开展家访,消除廉洁监督的盲区和死角。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将党建工作与专项斗争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在扫黑办设立临时党支部,延伸党建工作触角。以周文秀为首的黑势力犯罪集团横行霸道、欺压百姓、为祸一方,社会影响恶劣。该院迅速介入调查,认真审查办理案件,临时党支部积极开展党风廉政谈话,严肃办案纪律,切实保障了周文秀等16人涉黑案得以依法、从严、从快判决。
“两不怕”树奉献之典范
王杰是金乡县人,1961年8月入伍。1965年7月14日,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地雷班军训时,危急关头为保护在场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他舍身扑向炸药包,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毛主席专门为他题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王杰用生命践行了共产党人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金乡县检察院充分利用王杰故乡的独特资源和丰富底蕴,以“两不怕”精神作为党员干警的教科书,组织参观王杰纪念馆、邀请王杰生前战友讲党课、朗诵王杰日记、开展王杰精神大家谈等活动,通过看、学、思,让王杰精神在干警心中落地生根。持续开展“弘扬王杰精神,做王杰式检察官”“王杰之星”评选活动,引导干警乐于奉献、做好王杰精神传承人。全体党员积极践行王杰精神,运用微课堂、微阵地和微服务,扎实为民办实事,进社区、企业、农村、学校,针对重点人群提供优质检察产品和法治产品。
该院去年办理的一起骗取贷款案,涉及9家银行,涉案金额5亿多元。为及时挽回国家经济损失,办案检察官“5+2”“白+黑”,马不停蹄日夜奋战,190本卷宗、几百个电话、近千枚伪造印章,查银行、核资产、看现场,最终查封扣押了涉案财物,挽回损失4亿多元,并针对金融领域存在的隐患,向有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10件。
今年3月,“河长湖长+检察长”联动机制建立以来,该院干警充分发挥王杰“两不怕”精神,逐一排查县域所有河流,摸清工作落实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损害生态环境线索20余件,制发检察建议14件,现已全部整改到位,用检察力量守护了千年古县水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