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7月本轮下派工作开展以来,曲阜市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下派工作决策部署,选派110名党员干部扎根基层、倾心为民,紧紧围绕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职责任务,找准帮扶路径,做实帮扶措施,推动帮扶镇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用实干担当赢得群众认可。
夯实组织基础 激发党员活力
入驻帮扶以来,各乡村振兴服务队聚焦抓党建、强班子、育骨干、带队伍,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留下了一支坚强的“不走的工作队”。抓实队伍建设。曲阜市防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以“强班子、强队伍”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指导帮扶村党支部健全完善党组织工作制度,组织实施党员划片定岗联户,让党员有名有实、有岗有责,强化了党员的宗旨意识,注入了新的活力。创新党建模式。曲阜市民营企业服务队树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服务理念,探索建立“1+3”工作模式,即打造1支“硬核”服务团队,当好“指导员、宣传员、服务员”3重角色,助企争取优惠政策,落地资金项目,破解发展难题。驻企帮扶以来,累计举办党的政策宣讲活动95次,发展党员13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3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帮助。截至目前,各服务队共帮助调整选派村党组织书记7名、“两委”成员49名,累计发展党员54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48名、培养后备干部142名,完成43个软弱涣散村、后进村党组织整顿转化,配合镇街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
狠抓项目建设 引领产业振兴
驻村伊始,各乡村振兴服务队抓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坚持项目带动发展,用足用活各级帮扶资金,引领帮扶村集体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飞地抱团促增收。曲阜市陵城镇、吴村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坚持“党建+合作社联合社+公司+帮扶项目”发展模式,整合优势资源,统筹帮扶资金,发挥规模效益,发展“飞地经济”,积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年增加村集体收入50万元。因地制宜抓产业。曲阜市尼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依托帮扶村优势特色产业,先后实施了农产品加工、莲藕种植、渔业养殖、休闲农家乐、休闲采摘等五大项目,建设了现代生态田园综合体基地,实现村集体年增收30余万元,带动周边近百人就业,彻底改变了尼山镇宫家楼村村集体增收方式单一、党组织活力不足的薄弱局面。两年来,驻曲阜市7支乡村振兴服务队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200余万元,协调资金510余万元,建设帮扶项目131个,带动村集体增收272.6万元,拉动就业1400余人,为帮扶镇村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凸显乡村特色 打造文化高地
乡村振兴服务队从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入手,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帮扶村大力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弘扬传统文化。曲阜市息陬镇乡村振兴服务队立足当地人文和自然资源,充分挖掘散落在各个村里的民俗书画等文化资源,在济宁市文化馆成功举办了“息陬镇书画民俗作品展”,取得良好反响。倡树孝善新风。曲阜市小雪街道乡村振兴服务队注重发掘帮扶村优秀传统文化,在武家村以“孝善文化”为原点,推出了“相约黎明”等特色服务品牌,提升了村民文化素养,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曲阜市石门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以弘扬和传承“孝老敬老爱老养老”为突破口,探索实施“幸福食堂+N”延展服务,不仅解决老人生活难题,又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本轮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各乡村振兴服务队共帮助新建文化广场11个、农民书屋7个、为民服务站32个,组织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宣传宣讲和文化惠民活动96次,与帮扶村“两委”干部群众共同描摹出一幅文明、宜居、和谐的乡村画卷。
积极招贤纳士 打造人才队伍
驻村帮扶以来,各服务队积极帮助帮扶镇村建立外来人才返乡、返智、返资创业机制,鼓励引导人才扎根乡村、服务群众,让人才真正回得来、留得住、干成事。做实人才回引。尼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三顾茅庐”,激发宫家楼村“果树专家”卢令代重燃斗志,在苹果树、桃树、杏树、柿子树上进行嫁接试验,开展新品种培育;积极招引精通清洁球生产加工的民办企业经理人卢帅帅回乡创业,带领村民发展庭院加工清洁球生产项目,激发村民内生动力,让群众增收有“路”可循。做优人才培养。曲阜市小雪街道乡村振兴服务队立足帮扶村实际,深入挖掘本地种养殖技术人才,将退伍军人、返乡创业青年等一批优秀人员纳入后备干部库进行重点培养,前苗营村致富能人孟繁金充分发挥自身肉鹅养殖技术优势,与村集体合作发展鹅业养殖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两年来,曲阜市各乡村振兴服务队共吸引、培养产业发展人才54人,组织外出考察学习218次,外出学习考察参加810人次,组织群众参加技能培训50次,开展“送智下乡”培训活动31次,为帮扶镇村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
抓好生态宜居 改善乡村环境
曲阜市各乡村振兴服务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改善村居环境出谋划策,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曲阜市防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围绕“村里有什么、村内缺什么、村民想什么、发展靠什么”开展入户走访和实地调研,为帮扶村进行修路、自来水改造和电路改造升级,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提升。曲阜市石门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将“问题清单”变为“行动清单”,为帮扶的董庄北村绿化美化道路10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使夜晚的村庄变得亮堂堂。提升村容村貌。曲阜市小雪街道乡村振兴服务队帮助南雪村参与帮扶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设计,建成花坛98个,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花园式景观。曲阜市陵城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帮扶村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用家庭“小美”聚合乡村“大美”,实现了乡村“一户一景、庭院如画”的美丽蝶变。两年来,曲阜市各乡村振兴服务队共帮助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处,硬化道路40.82公里,安装路灯252盏,修缮生产灌溉水渠30.2公里,新打机井104眼,修整村内下水道21.8公里,推进帮扶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不懈奋斗,砥砺前行。曲阜市本轮下派工作开展以来,广大下派干部以务实重行、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在农村基层治理的第一线,用心用情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为群众办理了一批实事好事,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讯员 李婷婷 谭子运 崔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