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落实市委“六个标尺”“三个导向”要求,坚持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以优化工作机制、加强激励约束、提升干部素质、强化人才支撑为抓手,打出一套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组合拳,全面激发全局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一、聚焦机制创新持续构建高效运转工作格局
实行“一线工作法”。压实班子成员责任,每名班子成员包保1个县市区,变“分管领导分头负责”为“一个领导负责到底”,涉及的所有业务工作全部督导,全面掌握县市区整体工作情况;“一对一”服务市挂图作战指挥部,每月至少到重点项目现场办公1次,变“坐等要地”为“上门送地”,提前介入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及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全力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工作。
实行机关“扁平化”运行。制定《优化内设机构职能提升工作效能实施细则》,理清297项工作职责分工,所有业务工作实行“一口对外”,变“多个科室商议”为“一个科室牵头”,建立横向协作机制,打通“中梗阻”,根除科室之间推诿扯皮现象。鼓励“派单接榜”,重点工作鼓励科室主动“揭榜”牵头,一般事项根据工作需要“派单”落实,营造“争着干、抢着干”的工作氛围。
实行“顶格督导”机制。将2020年80项、2021年108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部“精准化”“颗粒化”,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顶格督导”,变“5个层级(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科长—副科长—一般工作人员)”为“2个层级(顶格领导—所有工作人员)”,顶格领导直接调度工作,大大减少事务决策层级和环节,缩短决策进程,最大限度提高决策运行效率。
二、聚焦争先进位持续激励干部队伍担当作为
主动寻标对标。全面对标徐州、潍坊,围绕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要素保障、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确定10项争先进位目标,集中开展“重点工作调研对标提升月”活动,由班子成员带队,先后组织11批次“小分队”,到徐州市、潍坊市学习先进经验做法,找差距、促提升,梳理外地先进经验做法清单30条,逐一明确牵头领导、责任科室单位,一项一项抓落实,一点一点求突破。
注重实绩考核。加强平时考核、关键时刻考核,强化正向激励,变“年底测评”为“日常评价”,开展月度“攻坚克难流动红旗”“青年标兵”和年度“十佳先锋”评选活动,出台鼓励争先进位强化结果运用的10条标准,去年以来先后授予月度“攻坚克难流动红旗”50个、“青年标兵”20名,及时公开通报表扬争先进位成绩突出的科室单位7次,在局门户网站和公众号大张旗鼓宣传激励。对于“争项目、争政策、争资金”、重大创新、单项工作全省排名等成效特别突出、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室人员年度考核全部定为“优秀”等次,事业单位增加“优秀”名额,真正让干得好、能力强、作风硬的干部有荣誉、有地位。同时强化反向约束,建立负面清单,对工作落后的给予黄牌警告,使平时考核能够量化细化,并把日常评价结果作为培养使用干部、年底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培塑工作亮点。大力开展自然资源领域重点改革创新项目培育工程,2021年确定27项重点培育、全力争取的创新项目、改革品牌和上级试点。今年以来,我局被评为全国自然资源宣传工作25个业绩突出单位之一,不动产登记、卫片执法先进做法被山东政务信息专报、省自然资源厅发文推广,3项重点工作纳入省级自然资源重点改革事项。指导邹城市获批国家生态价值实现机制6个试点之一,微山县在全省率先推行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泗水县敲响全市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第一锤”,汶上县率先“破题”建立补充耕地管护长效机制,太白湖新区在全市土地二级市场实现首宗土地成功转让。
三、聚焦能力提升 持续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坚持“1+234”培训模式。“1”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根本任务,坚持党组“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重要论述;“2”是每年抓好两次“集中学习月”活动,突出“全员业务学习月”,以《济宁自然资源和规划知识读本》等为主要教材,开展“全员学业务、岗位大练兵”活动,月末举办应知应会知识考试,检验学习效果;“3”是用好“走出去、请进来、现场践”三种方式,先后邀请全国市长研修学院来济举办“全市城市规划建设专题研究班”1期,市委主要负责人亲自开班授课,赴南京农业大学等外地高校举办“自然资源集约用地”等高端培训班次3期,举办“自然资源和规划大讲堂”28期,切实增强了干部履职尽责本领;“4”是紧扣当年新形势,选取四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干部教育培训。
举办“8090”年轻干部培训班次。局主要负责人定期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鼓劲加油,鞭策激励,提振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经常与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引导成长进步;人事科组织举办“8090”年轻干部培训班次,开展了“我的业务我来讲”、走进石门山国有林场、微山湖湿地、羊山地质公园、小烟山地环项目等8次现场教学活动,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新进人员集中培训,使每名优秀年轻干部的业务素质和理论素养都得到全面提升;建立导师帮带制度,局县级领导和业务骨干作为导师对年轻干部进行帮带,帮助年轻干部尽快熟悉工作岗位、丰富工作经验,增强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实施百名“业务能手”培育工程。计划利用2年时间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培育100名业务能手,开展“十佳业务能手”评选活动,以赛促学练精兵,搭建展示平台 ,形成“头雁效应”,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服务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四、聚焦系统谋划 持续强化事业发展人才支撑大力培育年轻干部。加强干部队伍梯次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的意见》,优选45名政治素质硬、思想品德好、文化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纳入后备库进行重点培养,选派到重点岗位、一线岗位、窗口单位以及急难险重等工作环境中锻炼成长,增强工作历练;对后备库人选实行动态化管理,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状况,优进绌退,对特别优秀的重点培养对象,优先提拔重用。
加大人才储备力度。注重多渠道引进人才,2019年以来,通过“优才计划”、事业公开招聘、“人才回引”、公开选调方式,引进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毕业的高层次、高学历、专业化人才70余名。注重培养本单位人才,目前,全局具有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5名、副高级123名,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
拓展干部使用交流力度。强化干部多岗位锻炼,2019年以来局机关轮岗交流科级干部47人次;强化政治历练和实践磨练,参加市委组织部“8090”培养计划专题班的2名正科级干部全部交流到基层分局任局长;强化干部挂职锻炼,遴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干部推荐到自然资源部、济南督察局、省自然资源厅挂职9人,到市挂图作战指挥部、工作专班挂职39人,到县市区帮扶12人,通过实时跟踪培养锻炼,推动挂职干部在对上争取、对下指导、对外协调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祝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