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场所需要注意什么、防护要怎么做?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副主任医师 杨效玺:
要建立个人健康和外出申报制度
如员工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可疑症状不要带病上班,应及时就医。员工从外地回来要及时报备。办公场所入口处应设立体温检测点,出入办公场所人员应配合做好体温检测,体温超过37.3℃不得入内。
要保持办公场所空气流通
每天通风2至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人员密集的场所使用空调系统时,建议优先开窗、开门或开启换风扇等换气装置,或者空调每运行3小时通风换气30分钟。
注意保持安全距离、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乘坐电梯人多时一定要戴好口罩,减少聚集活动。
工作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根据工作情况决定是否佩戴口罩,佩戴口罩前先进行手卫生,摘戴口罩时不要用手触碰口罩内外表面。注意个人卫生,及时做好手卫生,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加强卫生管理、保持办公区清洁卫生
对职工接触较多的电梯按钮、门把手、手动水龙头等公用物品和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及时清理垃圾。公共卫生间应干净整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
●去公共场所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需要注意什么?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副主任医师 杨效玺:
首先出门尽量采用步行、骑行等交通方式。如果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减少与他人接触,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注意手卫生,减少不必要的触摸,避免用不清洁的手接触口、眼、鼻等部位;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饮食。
如果选择骑行共享单车,建议用消毒湿纸巾擦拭车把和坐垫部分,等自然风干后再骑行。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进入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的时候,首先一定要全程佩戴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并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同时保持安全距离,尽量缩短购物时间,采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支付方式;尽量不要触摸公共部位或公共物品,及时进行手部卫生消毒。
外出回家后先洗手,出门穿的衣服、鞋可以放在门口或者通风处;日常居家常通风、勤洗手、做好清洁,保持环境卫生。(记者 苏茜茜 通讯员 陈曾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