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健康居家环境?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科长姜文国:
拥有一个健康的居家环境,能够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一是要勤通风。根据具体天气情况,每天通风2至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二是要勤洗手。外出回家一定要洗手,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三是要勤换洗衣物、勤晒衣被。外出衣物经常换洗,必要时可以用沸水煮沸消毒,或按产品说明书使用84消毒剂等浸泡消毒。四是要家居表面保持清洁。门把手、桌面等手经常接触的表面,每天清洁,必要时(如家中有客人来访等)可以按产品说明书使用酒精或84消毒剂等消毒剂擦拭消毒。五是餐具要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家中有客人来访后,把需要消毒的餐具放在一个专用的锅里煮沸15分钟以上。六是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用过的纸巾等垃圾要单独放在一个垃圾袋,并及时处理,其他家庭成员避免接触。
老年人如何加强个人防护?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副科长孙喜红:
疫情期间,老年人要做好外出佩戴口罩、少去人员密集场所、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保持手卫生等一般防护。此外,患有基础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的老年人,不可擅自停药,可定期去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取药,或经医生评估后开长期处方,减少就诊次数,也可由家属代取药物。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应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日常生活用品单独使用。注意开窗通风,合理膳食,规律生活,保证睡眠。坚持适度体育锻炼,外出锻炼时要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区域。关注政府和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不信谣、不传谣。陪护人员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要做好自身防护。老年人以及慢性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相比年轻人更容易发展为重症,所有没有禁忌症的老年人,更应该尽早接种新冠疫苗,早接种,早受益!
(本报记者 苏茜茜 通讯员 陈曾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