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时政要闻 >
红色济宁丨以政德伟力淬炼党的“三不变”定力
2021-08-11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李一立
  • 掌上济宁讯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德,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国之基。纵观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一直将德作为干部选拔的首要标准,将政德作为干部培养的重要内容。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面对深刻变化的世界形势和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要想实现“三不变”目标,就必须持之以恒强化干部政德修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铸就牢不可破的思想长城。

    明大德,以坚定理想信念确保党“不变质”。总结百年党建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未来,能否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质”的优势,是党在风险考验中面临的首要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必须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要涵养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大德。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还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险挑战面前无所畏惧,在诱惑考验面前立场坚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守公德,以强化宗旨意识确保党“不变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切探索奋斗、一切牺牲奉献都是为着人民,一切进步发展、一切成绩荣誉也都是来自于人民。新时代,要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就必须涵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德。党员干部要时刻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树牢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价值观,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以“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永葆人民政党本色。

    严私德,以筑牢纪律防线确保党“不变味”。众所周知,食物一旦腐败变质,散发的异味让人避之不及。同理,党员如果不能守好纪律底线,一旦贪腐蔓延污染政治生态,后果不堪设想。吏不廉平,则治道衰。贪腐不仅葬送个人前途,更直接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和政权的生命力。新时代,要确保党不变味,就必须涵养严以律己、廉洁齐家的私德。党员干部要时刻把党纪国法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在戒贪止欲、克己奉公的同时,还要严格约束身边人和家人,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杜绝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让“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成为从政的潜意识和好风气,确保党的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不变味。

    治国先治吏,治吏在于德。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政德建设的作用不可磨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新的征程上,党员干部应继续保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戒,积尺寸之功以汇聚政德伟力,永葆党的赤子初心和先进品质。

    (梁桂雪 作者单位: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