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 由先觉先悟、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的“红色觉醒精神”、人民至上、英勇战斗、不畏牺牲的“红色战役精神”、自强不息、拼搏奉献、创新开拓的“红色创业精神”熔铸而成的“三红精神”,在兖州党史的峥嵘岁月中孕育生发,内涵深厚、特质突出,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历久弥坚的红色基因与意志品格,是济宁地方党史精神财富中的优秀代表,是激励我们人不忘初心、铸就伟业的奋进力量。
“红色觉醒精神”——先觉先悟、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红色觉醒精神是一种大格局的信仰力量,集中体现了兖州共产党人为真理敏锐觉悟、为信仰奉献践行的意志品格。她饱含一种“先觉先悟”的精神特质,1927年兖州铁路工人中的先进分子冲破思想泥潭,汲取真理力量,率先成立省直属党支部,1932年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青年学生认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蜕变思想、争先觉悟,成立四乡师党支部,这些古老大地上的年轻人求真务实、自我革命,擎起先锋旗帜、点燃信仰火种,展现觉醒者的敏锐和担当。她饱含一种“舍生取义”的精神特质。1931年九一八事变,四乡师党支部联系鲁南7校2000余人在兖州火车站南下抗日请愿,师生们高呼口号、毫无畏惧,中断津浦铁路交通4天,震慑反动政府,展现觉醒者对信仰的英勇捍卫。她饱含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特质,1933年,韦园街女学生张月衡在四乡师教师段雪笙的介绍下光荣入党,二人结成革命伉俪,将家作为秘密联络站,他们将殷实的收入全数用以支持青年学生奔赴延安,用无私奉献展现觉醒者对信仰的执著坚守。
“红色战役精神”——人民至上、英勇战斗、不畏牺牲。红色战役精神是一种厚重深刻的人民情怀,集中体现了兖州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和波澜壮阔的人民力量。她饱含一种“人民至上”的精神特质,近代以来兖州人民饱受压迫之苦,全体将士抱定解放兖州百姓之决心,攻坚奋战,血洒沙场!鲁中南区16000多名青年火线入伍、17县153万民工奋勇支前,兖州百姓跟随县党委和部队在敌人探照灯下抢挖攻城战壕、拆掉自家门板架通军需道路,兖州战役为民而战、因民而胜!她饱含一种“英勇战斗”的精神特质,1948年7月战役总攻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战士们架浮桥、扛云梯,爆破勇士强攻城头,突击部队激烈冲锋,面对敌人机枪暗堡居高临下,一队队牺牲一队队再上,将血染的红旗英勇得插上兖州城头!她饱含一种“不畏牺牲”的精神特质,1946年新四军攻打兖州城,攻进城的36位战士腹背受敌,临危不惧、殊死搏斗,全部壮烈牺牲。解放后兖州百姓立起三十六烈士墓,镌刻“永垂不朽”“万古长存”八个大字,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风骨英魂。
“红色创业精神”——自强不息、拼搏奉献、创新开拓。红色创业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的实干品格,体现了兖州共产党人自强不息、拼搏创业的开拓精神。她饱含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19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叠加苏联撤走专家,山东拖拉机厂项目留守人员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誓不罢休、迎难而上,用简陋的机床设备研发生产铁马6、铁马8小型轮式拖拉机,为共和国农机梦创造山拖传奇。她饱含一种“拼搏奉献”的精神特质,1950年代开始一批批科研技术人员响应党的号召,从全省、全国各地汇聚兖州,在“矿山机械厂”“山拖厂”“肉联厂”等省部级项目中团结拼搏、奉献青春,为共和国工业梦无悔付出,1970年代寒冷的冬春大地,8万多兖州干部群众在县党委领导下拼搏奉献、战天斗地,深翻土地44万亩、植树1019万株,创造农田林网建设全国样板。它饱含一种“创新开拓”的精神特质,泰山25、飞动295……兖州工业战线积淀科技创新基因,历届党委抢抓机遇助力创新,1980年代推动乡镇企业体制革新,太阳、华勤等民营企业创新驱动、茁壮成长,新时代智慧物流、智能制造创新突破,颜店新城、高铁机场创新布局,中欧班列迈向全球,释放创新开拓的豪迈激情。
“三红精神”激发新时代奋进力量。坚定信仰是“三红精神”的首要灵魂,人民情怀是“三红精神”的坚决立场,艰苦奋斗是“三红精神”的永恒活力。今天,让我们感悟、弘扬“三红精神”,凝聚激昂的信仰力量、人民力量、奋斗力量,携手共建新济宁、新兖州,携手奋进新征程、新时代!
(闫景沛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兖州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