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徐斐 本报通讯员 丁宇)“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召开为全市迈向新征程、走好赶考路吹响了奋进号令、明确了发展路径、提供了指引遵循。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全会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八个强力突破、两个大力强化’重点攻坚任务,锐意进取、勇挑重担,用奋斗实干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为新时代强市建设贡献更多自然资源力量。”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庆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王庆峰谈到,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力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起势、重点突破。自然资源保护更加严格,“田长制”初步建立,“林长制”推深做实。重大项目保障更加高效,预支新增指标4600亩,报批建设用地4211亩,先后为59个项目提供用地支撑,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6748亩、闲置土地1457亩。生态保护修复更加系统,完成新造林4.4万亩、荒山绿化1万亩,治理采煤塌陷地2.1万亩,2020-2021年度防火季森林火灾“零发生”。历史遗问题化解更加有力,化解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19万户,化解民营企业土地产权问题84家。改革创新成效更加明显,争取上级无偿资金3.3亿元,荣获全国自然资源宣传工作业绩突出单位。
王庆峰表示,全会强调,奋进新征程、赶考再出发,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狠抓落实。下步,我们将围绕省市改革攻坚行动,全力争取、精心培育27项创新项目、改革品牌和上级试点。突出抓好黄河流域和南四湖流域高质量发展、生态价值实现、采煤塌陷地治理、耕地保护、集体土地入市等重点任务,着力打造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改革创新经验。同时,围绕全市中心任务,全面推动工作提档升级。聚焦“自然资源九大攻坚行动”、108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提高保护资源和保障科学发展水平。坚持“平稳健康”定位,严格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深入落实“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做优指标保障,最大限度地“挤出”规划空间。坚持“全面严起来”标准和“问题导向”意识,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底线,提升资源保护修复整体水平。此外,按照“六个标尺”“三个导向”用人标准,大胆使用干部,强化轮岗交流和挂职锻炼。加大干部培养锻炼力度,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服务优质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并且健全完善激励奖惩和反向约束机制,营造攻坚克难、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