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刘传伏 通讯员 李凯歌)山东公用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率先在中国北方开启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征程,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科学农污治理的济宁模式。
济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采取特许经营的模式,由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项目分期建设,一期涵盖全市 13 个县市区,包括 137 个街道、乡镇内的 2305 个行政村。概算总投资18.5亿元,工程设计日处理污水总量为4.7万吨。建成后,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政府引领,国企担当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将农污项目列为重大民生工程,3次召开常委会、5次召集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推进,明确了项目建设和运营维护模式、资金投入和筹资方式。由市级统一实施13个县(市、区)农污项目,解决资金难、运维难等问题,授权济宁市城乡水务局为项目实施机构,优选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公用”)作为特许经营者。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每两周召开一次调度会议,听取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情况汇报,调度解决问题,并多次深入现场检查指导,现场解决了资金筹集、迁占补偿、设施移交、工作配合等卡点堵点,有力地推进了项目建设。
国有企业是承担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是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主体。作为济宁市公用事业领军企业,山东公用坚持人民至上,时刻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善谋善为、善作善成。充分发挥自身行业优势,组织专业团队高标准开展项目建设,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成立了由董事长、总经理任总指挥的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指挥部。并多次调研农污项目,到任城、微山、嘉祥等多地施工现场查看项目建设情况。
科学谋划,精准施策
山东公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实际、高标定位、精心实施,优选第三方服务机构对全市行政村环境敏感程度、污水产生情况、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厘清难点、确定重点。按照“连片治理、一村一策、综合利用”的原则,优先治理南四湖周边、梁济运河沿线范围内的行政村,优先治理排查出的农村黑臭水体所在行政村,优先治理村内污水横流、污水产生量大的行政村,优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重点打造的示范村、达标村。以县(市、区)为单位整体布局,结合已建设施,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纸,广泛征求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村委等各方意见,邀请专家层层把关、反复修改,确定了建设污水处理站、纳管和拉运三种治理模式。根据村情村貌和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实际,确定处于敏感地区、污水产量大的中心村采取建设污水处理站模式,距建站村庄3公里范围内且能够成方连片的村庄通过纳管收集污水进行治理,距离污水处理站较远的村庄采用建设拉运收集池的方式进行污水收集治理。2020年共新建污水处理站(含净化槽模式的村)218个,污水收集池194个,新建、修缮沟渠1893公里,铺设污水管网1026公里,其中建站村庄污水收集率达到80%以上。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7万吨,收益农户达到79万户。
建管并重,专业运营
按照“建设、运营、维护”一体化服务总体思路,山东公用注册成立山东公用水污染治理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公司,并在13个县(市、区)分别成立了分公司,全面负责各县(市、区)农污项目的建设运营维护,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一处、运营一处、见效一处,彻底解决过去重建轻管、建管分离、建而不用、用而不修等突出问题,形成了建管一体化全过程服务模式。项目公司与行业领域知名央企合资合作成立专业运营公司——山东铁工公用环境治理有限公司,专门负责项目的运行维护,通过央地国企优势互补、强强合作不断提升经营能力和整体协同能力。同时,在每个县(市、区)分公司组建专业运维团队,融汇了给排水、环保工程、机电维修等多个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了运维车辆、专业器具和标准化实验室设备,制订了操作规程、维护手册和各项工作制度,为专业化运营提供了坚强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创新推行“专业+辅助”日常管理模式,对符合条件的村庄聘用村级协管员,配合运营人员做好管网维护、日常巡检等辅助性工作,因地制宜、巧用资源,以实际行动助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目前已建成的145个站点全部达标排放 ,正常运行。
智享互通,绿色发展
紧紧依托“智慧水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搭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智能云,充分利用数据采集、远程控制功能,通过手机端实时掌握污水处理站点的运行状态,并将工业物联网视频嵌入功能有机整合各站点视频信息,全时段、全方位、多角度记录现场信息,为安全稳定运营插上智慧双翼。坚持水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在污水处理站设置中水回用池及中水回用设施,将中水用于村内景观绿化、公厕冲洗、道路浇洒,并在站外设置中水取用点,村民可自行接取使用,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良性循环。遵循人与自然生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深入挖掘农污治理带来的产业资源、经济优势和发展契机,与全域治理、生态旅游、特殊农业等产业项目有机融合,着力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力量。
济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彻底解决了农村污水散排问题和水污染问题,提升村庄整体环境和村民生活品质,进一步保障了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探索出一条具有济宁特色的农村污水治理之路,也为北方农村污水治理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板,得到受益群众的大力称赞,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