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网警支招:手机支付的“不良习惯”和“防骗技巧”
2021-08-06 来源:济宁网警 作者:编辑:蒋思齐
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手机支付也越来越普遍。正确使用手机支付会让生活更便利,但是不正确的使用也会给生活带来烦恼。最担心的事就是手机还在,隐私和钱没了。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些安全隐患发生?济宁网警为大家列举出一些手机支付的“不良习惯”和“防骗技巧”。
【网警提示】
1、手机不设置密码
不少人为了图省事,干脆不设手机密保,这样谁拿着你的手机都能看,毫无隐私。但危害就是你的各种隐私可能会泄露。屏幕密码号称手机的第一道大门,上锁是有必要的!
2、浏览器购物
很多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依旧偶尔会选择在浏览器内下单。这一移动购物渠道的细微差别,可能导致用户资金被盗刷。
3、应用程序退出不彻底
App一般都喜欢长驻后台,每次我们都以为把应用关闭了,其实他还在后台运行着,这样任何可接触你手机的人都可以从后台管理处看见,很有可能被人直接拿来支付款项,所以推出软件时记得彻底关闭。
4、不加辨别蹭免费网络
公共免费WiFi常被不法分子移植木马及钓鱼网站,不但安全隐患多,并且可以分分钟盗窃你的个人信息。
5、蓝牙始终保持开启状态
蓝牙是手机的标配,目前它存在安全隐患。几乎所有联网设备都会可能受到一种新型物联网攻击手段BlueBorne的威胁,它的特别之处是“凭空”对目标设备进行攻击和传播攻击。
6、随意点击手机短信链接
不法分子无孔不入,各式各样的诈骗信息让用户防不胜防,有些欺诈漏洞短信可以向手机发送欺诈短信,诱使用户安装木马或者登录钓鱼网站,从而获得用户账号密码、资金情况等信息。
7、见二维码就扫
二维码是复杂的黑白团,凭肉眼是分辨不出来的。它是一把双刃剑,享受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