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万德龙)学生家庭贫困,他隐藏身份默默资助三年,既要让孩子有更好的明天,也要呵护宝贵的童心不被生活的阴影浸染。这就是邹城市第三实验小学教师岳龙的平凡事迹,他以“为人师”的表率,护送了孩子一程,也温暖了孩子的一生。
维护孩子自尊心 班主任隐匿身份资助
2017年10月的一天,时任班主任的岳龙接到学生雯雯妈妈的电话。“岳老师,家里最近出了些变故……”岳龙和雯雯妈妈约定,趁周末去家访一趟。
从城区跟着导航开了近一小时的车,岳龙找到雯雯的家。房间内没有几件像样的摆设,仅有的家具、家电,一看就有了年份。雯雯的姥姥和奶奶都患了病,床前根本离不开人,父母忙前忙后地伺候。
从雯雯家回去的当晚,岳龙就在饭桌上宣布:要资助雯雯上学。不出所料,这个决定得到他父母和姐姐的一致支持。“如果我直接出面,可能会对她的自尊心造成影响。”岳龙说。为了不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岳龙和姐姐岳燕约定:他出钱,岳燕化身“爱心妈妈”出面资助。从2017年到2020年,“爱心妈妈”共去了6次雯雯家,送去6000元爱心款和许多学习用品以及新衣服。
孩子转学才知真相 爱心人士竟是班主任
考虑到雯雯性格内向,担任班主任期间,岳龙经常趁课余找雯雯谈心,从衣食住行各方面给予关怀。哪怕雯雯升入四年级,换了新班级、新老师,资助的钱款也会每学期定时送到雯雯手上。
“去年春节后,家里情况有所好转,孩子爸爸和我在城区找了工作,想给雯雯转学,这样就能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孩子。”雯雯妈妈说,孩子转学半年后,今年4月下旬,她偶然点进岳龙的朋友圈,才发现一张家庭合影中有资助孩子的爱心人士。经过多方打听才确认,这名爱心人士正是岳龙的姐姐。
“岳老师是一个大好人。”得知真相那一刻,千言万语聚在嘴边,可淳朴的雯雯妈妈只说了这一句话。虽然不是什么华丽的辞藻,但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岳龙一直默默地做了很多。2016年8月,岳龙赴新疆喀什英吉沙县第二小学援疆支教。支教期间,他看到学校鼓号队器材年久失修、破损严重,自己出资6000多元为学校专门购买了一批33人使用的大鼓、小鼓、小号、大镲等鼓号队器材,帮助学校组建了新的鼓号队。2015年、2016年、2018年、2019年岳龙连续以志愿者的身份服务了4届山东省、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并获得4届“优秀志愿者”服务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