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太薄,再来点料,快点摊平,张大哥,离机器远一点,注意安全!”汶上县次邱镇下派干部王景海,正在朱庄村的修路现场指挥着;无独有偶,汶上县康驿镇下派干部陈彬也正顶着炎炎烈日指挥着农贸市场的地面硬化……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定格在了田间地头,驻村帮扶工作正紧张而有序进行中。
2019年7月新一轮下派帮扶工作启动以来,汶上县共派驻258名下派干部,实现了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下派干部全覆盖。全县广大下派干部把下派帮扶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线窗口,扎根一线、倾情奉献,用心用情做好各项工作,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
强化党建引领 夯实基层基础
汶上县下派干部紧紧把抓党建贯穿下派工作始终,以培养人才队伍、提升阵地建设和狠抓制度落实为抓手,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大力培养人才队伍。汶上县下派干部累计指导帮扶镇村和企业发展党员139名,入党积极分子454名,培养村级干部储备人才393名,顺利完成所有50个软弱涣散村的转化;同时,还引导168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培养257名特色种植、养殖等方面“土秀才”。提升阵地建设水平。汶上县下派干部共帮扶新建修缮村级办公活动场所31处,文化活动广场28个,带动136个帮扶村村级活动场所全部达标,实现了帮扶村文体广场全覆盖,让党员活动有了“家”,让群众休闲娱乐有去处,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狠抓制度落实落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四议两公开”等基本制度,累计组织召开党员会议2108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347次,进一步规范了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建立健全民事代办、村干部轮流坐班、困难党员帮扶救助等制度,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培育产业富民 助力集体发展
汶上县下派干部多元化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推动项目、资金、人才、智力要素向基层倾斜,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出丰硕成果。推动支部领办合作社。以“党支部+”“一村一品”等模式,帮助调整产业结构,带领帮扶村加大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力度,共创办农村合作社110余个,推动帮扶村流转土地3000余亩,为村集体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设产业示范基地。汶上县次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投资200余万元,建设蔬菜大棚15个,创造利润70万元,村集体增收30万元,建设了高效农业示范基地。苑庄镇第一书记工作队统筹6个第一书记村帮扶资金42万元建设了6个高标准温室大棚,每年可分红4.2万元,解决了20余人就业问题。目前,全县下派干部共建设产业示范基地12处,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健全项目管护机制。建立健全了项目管护机制,并督导各有关乡镇(街道)设立资产登记台账,落实资产管护责任,建立资产管理制度,确保下派帮扶项目健康持续运行、保值增值。两年来,组织全县下派干部召开产业项目现场观摩会4次,利用帮扶资金实施下派帮扶项目420个,带动村集体增收240余万元。
加强协调联动 凝聚工作合力
全县广大下派干部坚持工作在村、吃住在村,积极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共吹一把号,行动一个调,攻坚克难,积极作为。拓展为民服务平台。持续叫响“村民吹哨我报到”服务理念,在村级为民服务站普遍设立“第一书记为民服务窗口”,以村民需求为导向,采取“一站式”服务模式,两年来,累计建成为民服务站44个,搭建了为民服务平台,开好为民服务之门。及时办理民意诉求。结合民意“5”来听行动,全县下派干部在帮扶镇村开展常态化走访工作,深入群众家中,面对面收集群众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累计走访群众5.2万余户,实现了帮扶镇村群众住户的全覆盖,共收集民意诉求2117条,推动分类办理,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协调推进中心工作。结合帮扶乡镇(街道)秸秆禁烧、环保督察、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下派干部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协助服务乡镇(街道)圆满完成各项中心工作任务。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县下派干部提前结束假期,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战场,带头值班值守、捐款捐物,累计协调一次性医用口罩6万余只、消毒水10吨,指导帮扶村、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展现了下派干部的担当和作为。
打造宜居环境 扮靓美丽乡村
广大下派干部会同当地乡镇(街道)党(工)委、帮扶村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发展生态旅游,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帮扶村庄更宜居。完善基础设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结合帮扶村地理环境优势,不断改善村级基础设施条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康驿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在薛庙村建成全县首个村级生活污水处理站,占地138平方米,设计污水日处理75立方米,彻底解决村内生活污水排放问题。两年来,全县下派干部共帮扶各村整修下水道16公里,新建道路38公里,修缮生产灌溉水渠1.6公里,安装路灯1980盏,整治废弃坑塘103个,明显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生态旅游。郭楼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做好文旅融合发展文章,助力改造提升郭楼古郕AAA级旅游景区,建设郕国城历史文化体验馆,开发民宿民居、水上乐园、体验采摘、网红滑草等特色旅游项目,打造鲁南研学游体验基地,全年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全县下派干部共推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项目30余个,年接待游客120万余人次,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1600余万元。开展环境整治。在帮扶村广泛开展农村“四大堆”清理、户厕改建规范升级、“美丽庭院”评比和美丽村居创建等活动,推动帮扶村人居环境大大改善提升。次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邀请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通过创意墙绘为次邱镇“美颜”,助力次邱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植树周”活动,动员全县下派干部及联建单位参与,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抓好道路绿化、村庄绿化等工作,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美好家园。群众看到这两年村庄面貌的大变样、环境的大改观,喜在心上、乐在脸上。
加强服务保障 推进顺利开展
为了保障下派干部安心帮扶工作,切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汶上县成立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工作专班,加强对全县下派帮扶工作指导,争取部门单位支持配合,保障下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障帮扶资金。协调财政部门支持,按照标准严格落实帮扶资金,推动县级财政将下派帮扶资金纳入预算,专项用于下派帮扶项目,累计拨付“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队帮扶资金3000万元,市派第一书记村帮扶资金760万元,县派第一书记村帮扶资金2200万元。优化工作环境。指导各帮扶乡镇、村积极为下派干部在办公、生活等方面提供服务和较好的工作环境,在下派干部驻地安装了空调,建设了小食堂、洗澡间等生活设施,保证了下派工作顺利开展。落实人员待遇。落实下派干部待遇保障的要求,每年组织下派干部进行健康体检,统一为全部258名下派干部购买了人身意外商业保险。对下派帮扶中工作表现优秀的干部优先考虑提拔使用、职称晋升,激发了广大下派干部的积极性。(通讯员 李婷婷 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