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王粲)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美好憧憬,她在三尺讲台上挥洒着汗水与才情;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她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大爱与奉献;她是一名平凡的教师,更是一名优秀的党员,她就是泗水县第二中学政治教师朱秀丽。
在朱秀丽心中,教育教学早已不再是一节节传统课,而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感受学科价值,从而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所以,在20年的教学生涯中,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朱秀丽从不抱怨、不埋怨,她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撬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她坚持精细化管理,抓实教学常规工作的布置、检查、反馈和落实以及跟踪、评价机制,推行分层教学,坚决贯彻学校优生走本科,中等生走春考,弱科生走专科,努力引导学生要有自信,有目标,有规划。朱秀丽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学生进步就是我最大的骄傲。”
作为老师,朱秀丽提倡“激情教学”、“活动课堂”,改变了“管住学生”的传统教学方式,探索出“小组合作”“生生互评”“主题活动”“新闻播报”等新的课堂模式,形成了“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教学管理风格。作为党员,朱秀丽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持“走出去和沉下来”,研读高考“一体四层四翼”, 做好“研、做、考”。在她的思政课上,努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作为教导主任,她积极组织学校老师参加各类教学活动,给他们提供外出学习、拓宽视野的机会。她组织成立了朱秀丽议动课堂探究工作室,积极引导老师们在教学道路上探索适合自己、具有自身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在她的带领下,学校中青年教师都积极申请加入教师工作室,形成了全员“教研”“磨课”“晒课”的教学氛围,改变了以往讲学校公开课你推我“让”的局面。
星光不负赶路人,朱秀丽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学校领导、老师们的高度认可,个人嘉奖和荣誉也接踵而至:山东省第十批特级教师、济宁市“优秀教师”、济宁市第四届“杏坛名师”、济宁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济宁市优质课一等奖、泗水县第四届首席专家;在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获得济宁市优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济宁教育》上连续公开发表论文,她主持的山东省课题《高中学困生的帮扶与转化的研究》圆满结题,她被聘为山东省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坊主持人,朱秀丽议动课堂探究工作室被评为泗水县优秀教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