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热源替换项目
地表水厂项目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
重温入党誓词
山东公用全景
掌上济宁讯(记者 王文利 本报通讯员 李新 赵颜)党建兴则企业兴,党建强则企业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围绕党建引领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全力打造“民生公用、活力公用、生态公用、智慧共用、品质公用”五个公用产业,创建企业“主题内涵深、品牌叫得响、工作措施硬、党员受欢迎”的“红色赋能·帜领公用”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是集城乡水务、热电联产、燃气供应、环保科技、建设工程、置业地产、商业运营、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服务商。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职工之家、山东省“攻坚克难”先进集体,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近年来,企业把握深化国企改革的历史机遇,以“公用产业+基础设施”为驱动,全力打造民生公用、活力公用、生态公用、智慧公用和品质公用“五个公用”,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立了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公用产业业务经营范围涉及到山东、新疆、陕西、山西、河南等多个地区,还承建了包括济宁市主城区内环高架及连接线,济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济宁市引黄西线,里彦电厂、运河电厂、嘉祥电厂、华源热电四大热源入城,长江、运河地表水厂,济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等一批省、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创建党建品牌
汇聚高质量发展磅礴之力
“国企姓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以党建引领,强根铸魂、凝心聚力,紧密结合集团公司及各所属板块公司中心工作,结合自身“1335”党建体系建设和“五个公用”特色,将党的政治优势赋能转化为企业领导力,围绕中心、服务发展,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用品牌建设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提升党建工作的效能,统一思想、壮大经济、跨越发展,不断开创企业管理工作新局面。
山东公用“1335”党建工作体系是指紧紧围绕公司“改革发展稳定”1个中心,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根据公司组织架构设置,通过3个层级加强党建工作,各级党组织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3项工程建设,实现党建工作融入决策、经营、文化、服务、创新5个融入目标。
公司不断深化巩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党员示范岗”、“最美公用人”、“我和我的支部”、“四史”主题教育宣讲和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各项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党建品牌影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走在前、干在先、作表率,传承好山东公用“敢为天下先,干就干精品、做就做一流、争就争排头”的企业精神。
同时,山东公用把创建“红色赋能·帜领公用”党建品牌与落实中心工作和完成攻坚任务结合起来。立足服务群众的供水、供暖、供气工作和内环高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共青团路北延、引黄西线、健康护理学院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党建品牌影响力。大项目建设一线,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把身份亮出来、把责任担起来、把形象树起来,力争将建设项目打造成质量过硬、品质一流的“标杆工程”,用实际行动叫响党建品牌。
在由山东公用水务集团承担的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务集团党委秉承国企责任担当,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科学打造出“政府引领,国企担当;统筹谋划,分类施策;建管并重,专业运营;智享互通,绿色发展”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济宁模式”。公司在建设一线组建“农污治理攻坚克难”突击队,争创“党员先锋示范岗”,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攻坚克难的坚强堡垒,使党员成为建设一线的中流砥柱。通过实施“党建工作在一线,党员冲锋在一线”的工作举措,2021年开年之初,便确定了建设治理完成900余个行政村的任务目标,农污治理项目被济宁市委市政府列入市挂图作战一级项目。公司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全力以赴组织参建人员会同设计单位对各个村庄进行详细调研,根据“连片治理、一村一策、综合利用”的原则,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面拉开了2021年度济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大会战。山东公用党委用实际行动,擦亮党建品牌,汇聚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磅礴力量。
勇担责任使命
真抓实干展现国企担当
6月30日,崇文大道跨宁安大道项目实现主线通车。该项目构筑起三层立体交通结构,进一步提升了通行能力,对于缓解高峰期节点性交通拥堵、畅通城区东向外联通道具有重要作用。而如此重大交通设施建设项目,从今年3月3日项目开工到建成通车,作为项目建设单位的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仅仅用时119天,压减工期近4个月。项目开工以来,公司以“起步就加速、开局即决战”的战斗姿态,实行全要素保障、大班组作战、昼夜不停干,确保环环相扣、压荐推进。同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严守扬尘治理和施工安全底线,实行错峰施工、装配式施工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了对周边环境和群众出行的影响。7月2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对此专门下发表扬通报,号召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向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及干部职工学习。
从内环高架及连接线项目到引黄西线工程,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到共青团路北延高铁连接线工程,在我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现场都能看到山东公用人拼搏实干的身影。
主城区内环高架及连接线项目作为济宁市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质量要求最严、施工战线最长、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山东公用成立高规格的指挥部,深入开展“百日攻坚战”,组织11家央企队伍掀起大干快上的施工热潮,各施工面满负荷施工,无数建设者坚持打硬仗不下火线,领导干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坚持“一线工作法”,把“到工地去、到现场去”作为工作常态,靠在一线解决问题,树立真抓实干导向。尤其在疫情大考面前,山东公用以开局就要攻坚、全年都要战斗的姿态,坚决把疫情造成的时间损失、工作损失、发展损失夺回来,相继完成涉铁、涉河、涉军等重要节点施工任务。 2020年底,全省首个全预制装配式市政道路工程,也是国内首个一次建成的城市高架桥实现主线通车,标志着济宁城市进入立体交通时代,在保持高标准、高质量的前提下,把常规需要两年的工期压缩到15个月,创造了内环高架的“济宁速度”和“济宁精神”。
勇担责任、敢打敢拼,在这些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山东公用扎实苦干,奋发有为的社会担当,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创新实干、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和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顽强斗志。山东公用,国企责任担当!
以人民为中心
推动服务群众大提升
日前,山东公用热电集团以“停暖即备战,服务不停歇”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了“冬病夏治”专项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供热服务工作人员进入社区,通过流动服务车车载LED宣传供热政策、供热常识,发放供热服务手册、现场答疑、现场办公,为用户提供“零跑腿、一站式”服务,让用户足不出户也可解决用热难题。供热服务人员对收集和排查的问题全部建档立卡,制定有效措施,逐项解决用户问题。热电集团所属各基层党组织每月固定一天开展“红色筑暖服务”特色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党员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心贴心纾困解难,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为群众送关怀、送服务、送温暖,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实现基层志愿服务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接地气又聚人气。用心用情服务民生,在山东公用像热电集团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
山东公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标对表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要求落到实处。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我市启动实施民意“5”来听行动以来,山东公用选派32名民情书记,到社区去,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取得了较好效果。公司还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作用,及时把老百姓的想法、难处兜上来,打通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墙”,真正把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同时公司开展民生难题“大排查”行动。按照“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的标准,对群众关心的供水、供暖、供气等问题,全面排查梳理,逐项建立台账,办一件成一件。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抓好城区地表水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民生工程建设,力争早日竣工发挥应有作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深化“一次办好”,让群众办事“不跑腿”“少跑腿”。
赓续前行开新局,奋楫争先谱新篇。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山东公用人必将会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对标对表、创新创优、提质提效,努力推动山东公用各项工作争先率先领先,在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综合服务商的新征程中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