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薪火相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无论是在战火纷飞、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还是在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强国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强国年代的伟大实践中所培育的这些蕴含红色基因的中国精神,都引领着我们不惧困难、昂首向前。
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又该如何做呢?有位老师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却被几百个孩子亲切地称呼为“妈妈”;疾病缠身,却坚持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她,就是时代楷模张桂梅。
2008年华坪女子高中创建后,她坚持把党的信念融入办学体系。建校初期,由于山区条件艰苦,加之她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完全适应不了,不到半年,17名教师就有9名辞职离去,教学工作近乎瘫痪。现实虽然让她始料不及,但也意外发现,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也包括她自己。她仿佛看到了希望。
她把这几名教师召集起来,说,“咱们这儿有6个党员。如果是抗日战争年代,这个阵地上哪怕只剩下一个党员,这个阵地就不会丢掉。今天我们还有6个党员,我们要把这块扶贫的阵地,给党丢掉?”老师们都低着头不说话。张桂梅问他们:“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你说怎么办?”“我们来重温入党誓词。”说完,他们用手在墙上画了一面很简单的党旗,在旁边写上入党誓词。六个人对着党旗开始宣誓。宣誓到一半,他们都哭了。就这样,几位老师凭借内心的信念,一路坚持,把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带了出来。
看着张老师的泪水,同样身为老师的我感同身受。能够看着自己的学生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这是多么的欣慰;看着坚守的信仰在一届一届传承下去,这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我想,楷模之所以为楷模,并不在于他们克服的困难有多么大,做出的贡献有多么多。而是在平凡岗位上、在实际行动中对于党员信仰的坚守,对于中国精神的传承。
初心和使命像是一条红线,始终贯穿在每个共产党人的心中。回顾和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不仅能够让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而且能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注入强劲精神动力。现在的我更加懂得了,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我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要永远把党作为引领我们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智慧源泉和力量源泉;而另一身份——教师,又让我的肩上多了一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担当。坚守共产党员的信仰,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优秀的接班人!让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我们,奉上红色初心,献礼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祖国美好未来!(主讲人:梁山县现代高级中学 董瑞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