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张彦彦 通讯员 范培倩 孙振国)“获得这份荣誉,感觉非常荣幸。非常感谢组织,是组织培育了我;也非常感谢团队,因为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让我们获得如此殊荣。”7月1日,任城区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区张宝芳在北京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难掩激动之情。
荣获此次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让张宝芳欣喜之余,也感觉身上的担子越发沉重,她表示:“这份荣誉是对竹竿巷社区多年来按照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理念、披荆斩棘奔向共同富裕历程的肯定,更是竹竿巷社区今后发展的激励与动力。竹竿巷社区将以此次荣誉为起点,从办好老百姓的小事做起,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党员的初心。”
竹竿巷社区地处济宁市主城区核心区,是我市城区最为老旧的社区之一,经过30多年的风雨洗礼,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脏乱差、管理服务难度大等问题,在竹竿巷社区越来越突出。在社区建成的初期,居民小区甚至都没有安装供暖管道和配套设施设备,每到冬季,居民只能烧煤取暖,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落后的社区治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群众满意度常年徘徊不前。
为破解社区治理所面临的难题,竹竿巷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秉持问题导向,在社区全面推行“红网覆盖”“网格化管理”“楼长制”“爱心驿站”“志愿服务”“智慧社区建设”等工作制度,构建起党组织全面统领、党员模范带头、志愿者踊跃参与、驻区单位积极协助、社区居民密切配合的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机制,有效突破和解决了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困境与难题。
“我们社区的这些‘疑难杂症’,包罗万象、复杂缠手,主要原因就是社区党委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没有全面调动起来。”张宝芳说到。
“出现问题不可怕。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对症下药找到办法,社区治理才有出路。”有着13年党龄的张宝芳走上社区党委书记岗位的第一天起就下定决心,必须先从“根”上解决问题,抓党建带班子、抓党员带群众、抓典型带一般,通过强基固本、培根铸魂,为社区治理“强筋壮骨”“开枝散叶”。
思路决定了出路。竹竿巷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为基础,健全完善网格化治理机制,推动人往网格走、事在网格办、问题在网格内解决,以“小网格”落实了社区治理“大任务”。树好一名党员一面旗,密织社区党建一张网,坚持双线并行,摸清社情民意,推行“居民说事”,解决群众诉求,打造闭环系统,合力破解难题,以“小网格”落实了社区治理“大任务”。“有了这个洗衣房真是太好了,不仅免费给老年人洗衣服,还熨好叠好送到家里来,真比亲闺女在身边还方便!”任城区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区72岁的居民史福云拿着工作人员送来的衣服,高兴得合不拢嘴。
老人口中的洗衣房,是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区的“免费洗衣房”。说起洗衣房的设立,还源于老人家的一句无心之语。竹竿巷社区内高龄、独居、空巢老人较多,子女忙于工作,无暇照顾老人日常起居。“孩子们平时不在家,俺也不敢用家里的洗衣机,只能自己动手洗衣服。年龄大了,手脚没劲,连衣服都拧不动。尤其是棉袄、被套这些大件,每次洗衣服得好半天……”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老人的话引起了正在社区网格员冯娜的注意,她迅速把这一情况汇总上报社区和街道。社区随即协调购置了专业洗衣设备,建起了洗衣房,为社区65岁以上独居老人、重度残疾人提供免费洗衣全程帮办服务,不仅洗衣量大,还自带消毒、烘干功能,极大地满足了居民所需。
“阳光先生”“最美大姐”“社区雷锋”“志愿之星”……走进竹竿巷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大厅里的笑脸墙格外引人注意。原来,这一张张笑脸都是社区里的优秀志愿者。近年来,竹竿巷社区成立了爱心驿站,主打“七彩服务”。七支独具特色的爱心服务队分别开展义务教学、矛盾调解、爱心帮扶、邻里互助、义务巡逻、环境整治、公益活动等服务,让老旧的小区充满七彩阳光,真正让社区变成了居民的温馨家园。
在竹竿巷社区,你会看到居民只要对着小区大门口一块巴掌大的显示屏“刷脸”,门就会自动打开。“不是我们小区的人,他的“脸儿”不在这个“小盒子”里,就不能轻易进来,我们感觉安全多了”。公路佳苑小区张奶奶逢人就乐呵呵地说。
家住兴隆社区的个体工商户刘海需要办理营业许可证,在社区“政务服务综合一体机”查询到办证流程和所需材料,并提前预约了办证时间,从预约到拿证仅仅用了半天的功夫。这是因为竹竿巷社区加速打造包括智能停车场、无人超市、智能门禁等于一体的长江以北第一家最高标准的“智慧社区”,推动社区服务更加精准、便捷、高效。同时,重点建设了人脸识别、无感通行、多功能智能灯杆、智能充电桩、换电柜、智能手环、烟感报警等物联网硬件设备,配备应急消防站、智能急救站、智能立体停车场、充电车棚、无人超市等大型智慧设施。其中,针对社区孤寡老人在家中无人照看等情况,居家智能物联网可通过智能对讲、居家看护摄像头等设备对老人进行实时监控预警,如若发生跌倒或疾病,社区能第一时间收到警报,对老人进行及时救治。与此同时,结合智慧社区建设需要,主动对接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设立“政务服务综合一体机”,推动政务服务大厅向社区延伸。自助政务系统为办事群众提供自助申报、便民查询、证明打印、自助缴费等“身边的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不出社区一站办理,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竹竿巷社区将以总书记要求为指引,做标杆、做榜样、抗红旗、争一流,把我们的工作做的更实、更细,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张宝芳说。
“迎着初升的太阳,群众的微笑温暖着我心房。为了美好家园奉献力量,为了群众的利益奔波忙……”这是老党员王福银为竹竿巷社区创作的社区之歌。正如居民们所期盼的那样,社区的面貌会越来越好,居民的日子会越过越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