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高晓彬)近日,我市发布了2021年度为妇女儿童办实事项目清单共10件实事,从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涉及妇女创业就业、关爱并救助贫困残疾儿童、优化教育资源及环境等方面,切实推进对妇女儿童的关爱与保障,提高妇女儿童的幸福指数。
扩增教育资源,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全市新增普惠性幼儿园50所,增加学位1.3万个;新改扩建中小学13所,增加学位1.1万个。
提高孤困儿童救助保障水平。在2020年底保障标准的基础上,将孤困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和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基本生活费保障标准再提高10%。
落实“人身安全保护令”工作。对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案件及时进行立案受理,对涉及妇女维权案件,坚持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原则。
提升妇女儿童生活环境。深入开展“美丽庭院”“清洁庭院”“双创双提升”活动,坚持示范带动、提质扩面,到2021年底,全市农村25%的常住户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户。
提高妇女创业就业。组织妇女接受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重点加强保育员、育婴员、养老护理员、面点师等适合妇女就业的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年内培训城乡女性劳动者3万人次以上。
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充分发挥交警职能作用,加大校园周边交通管理工作,科学安排部署警力,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交通秩序,加大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力度,切实保证36所幼儿园、中小学周边道路交通有序、畅通,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出行安全。
改善贫困儿童学习环境。针对经济困难家庭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8至14岁儿童,依托原有住房隔断打造独立空间,统一规划、设计、装修,配备必要家具和学习生活用品,建成“希望小屋”,改善生活与学习环境。年内完成“希望小屋”300个。
康复救助残疾儿童。全面贯彻落实《济宁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细则》,为所有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实施康复手术、训练、辅具适配等康复救助。
开展新型职业女农民培训。加快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化,年内培训5000人;开展养老、母婴照料、病患照顾等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年内培训5000人。
优化“公交助学”线路。优化提升现有的14条“公交助学”线路,并为主城区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新开通“公交助学”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