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杨柳)日前,市委宣传部召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济宁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专场。今年1至5月份,全市PM2.5浓度5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6.6%;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21,同比改善5.1%;优良率68.2%,同比增加5.7个百分点。
今年,我市聚焦“减污降碳”,启动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实施南四湖污染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绿色发展大格局基本形成,建成更高品质美丽济宁。
从2003年起,南四湖水质连续18年持续改善,湖区水质实现了由劣五类向三类水的跃升。2021年以来,21个国控断面全部均值全部达标,国控泗河故县坝、泉河牛庄闸2个断面水质提升至地表水Ⅱ类,基本实现了“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目标。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将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济宁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蓝天保卫战将提升移动源污染防治水平,巩固提升散乱污企业综合治理成效,持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强化各类扬尘源管控,大力发展智慧化工地,全力打好夏秋季臭氧攻坚战,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碧水保卫战将控制城市面源污染,巩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精准治理工业企业污染聚焦汇入南四湖的河流,开展涉氮涉磷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推动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净土保卫战将深化“绿满济宁”国土绿化行动,完善林长制体系,加快推进荒山绿化,实施4万亩宜林荒山绿化工程。促进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加快废弃露天矿山修复和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到2022年稳沉采煤塌陷地治理率达到100%,到2024年绿色矿山建成率达到100%,到2025年未稳沉塌陷地同步治理率达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