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刘伟栋 通讯员 孔淑雨)在曲阜市防山镇有这样一个女孩,家庭情况特殊,爷爷早逝,奶奶70岁高龄疾病缠身,父亲母亲都有智力残疾,家庭环境造成了孩子性格内向,但她仍然努力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五名。她期望可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进门是干净整洁的书桌,衣服能被收进衣橱里,可以不用挤在小角落学习……
小屋可以建了 孩子的愿望也实现了
2020年6月,团省委、省青年联合会、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启动“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针对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8至14岁困境儿童,依托原有住房进行规划打造,配备必要的学习生活用品和爱心结对志愿者,改善困境儿童成长环境。曲阜团市委积极响应号召,围绕“希望小屋”建设聚力创新,联合曲阜市彩虹公益服务中心,严格标准、快速行动。
曲阜市团委采取了线下辅助线上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所有能被人看到的地方,都进行宣传覆盖。”同时,基层团干部们走进中小学,把希望小屋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讲给家长们听。后来,这些家长很多都成为了小屋建设的志愿者,投入到后期的“精神焕彩”中去,成为温暖的“微爱妈妈”。
腾讯99公益日,筹款决战72小时,曲阜团市委的各个工作人员都全神贯注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数字。虽然各级团干部连续几个星期带领基层工作人员走进社区、街道对希望小屋项目进行宣讲,但这72小时能募集多少资金,大家心里也没底。当看到最终的筹款金额,工作人员都感到莫大的鼓舞与温暖,这次线上募捐活动共筹集到15万余元,孩子们的小屋可以建了。
“2+1”志愿帮扶 微爱妈妈送去关爱
资金有了,可哪些孩子最需要帮助?经过调查,工作人员选出处于孤儿或亚孤儿状态的女童,她们与异性长辈生活居住在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到来,生活的不便之处慢慢凸显,工作人员将这些孩子视为重点帮扶对象。
希望小屋的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小屋的建设阶段——小屋换新。其中包括小屋的翻修,家具选择与搬迁、环境治理和质量检测。为了安全美观,做成隐藏式电路,房顶采用防火材料,每一道工序,工人都用心完成。施工单位除了施工,同时还帮忙运输与搬运家具,工程负责人说:“去了才知道,这些家庭都这么困难,我们不再收取人工费用。”一件件新家具搬进小屋,工作人员担心甲醛污染对孩子造成伤害,专门聘请甲醛治理公司,同时做了后期检测,在小屋质量上严格把控,拿到合格认证才让孩子入住。
第二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精神焕彩。由于这些孩子大多缺少亲情的关爱,曲阜市向社会招募“微爱妈妈”,在心理与生活上弥补这段空白。微爱妈妈手把手教给孩子叠床铺、扫地拖地,在节假日还会带着孩子去自己家里,也会给孩子过生日、买礼物。在爱心学校,会减免孩子的学杂费,减轻生活负担。另外,配备专门的爱心老师,关注孩子的文化课成绩与身心健康等一系列活动,这正是曲阜团市委在希望小屋推行的“2+1”志愿帮扶模式。
“希望小屋”是关爱困境儿童成长的民心工程,也是凝聚社会爱心的公益品牌。也需要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力量给小屋“补钙”,给孩子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