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时政要闻 >
【道德模范在身边】坚守孝心 以爱筑家
——记第七届全市道德模范郭玉芳
2021-06-26 来源:掌上济宁客户端
  • 作者:编辑:张一一
  • 掌上济宁讯(记者 梁琨)在汶上县次邱镇枣杭村,每当提起郭玉芳,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对她赞不绝口。年过半百的郭玉芳,自结婚以来,一直悉心照顾着家中的五位老人,以不离不弃、始终如一的孝心孝行感动着村里人,将孝亲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传播开来。

    早年间,郭玉芳经人介绍与丈夫相识。但在谈婚论嫁时,曾有人劝说,男方父亲身体不好,其三叔一直未婚娶,跟随其家一起生活,负担不轻。可郭玉芳觉得这家人都很实在、善良,处着心里很踏实。婚后,郭玉芳发现不仅公公身体不好,一直单身的三叔和无儿无女的大爷大娘也都上了年纪需要照料。善良的郭玉芳二话不说,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公公、婆婆、大爷、大娘、三叔五位老人的责任。当时,一家人的收入来源是家里的十几亩地,一年有两千多元的收入,仅仅能维持生活。即便如此,郭玉芳也未曾后悔,没有半句埋怨,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这个家。

    照顾老年人,最怕的就是伤病。1991年春节前夕,公公哮喘病发作入院。而这时,郭玉芳七个多月的儿子又因肺炎住院了。既要照顾公公,还要看护孩子,郭玉芳医院、家里两头跑,没睡过一个好觉。好在公公病情开始好转,儿子也慢慢康复起来。虽因给公公和孩子治病欠下许多债务,但郭玉芳未曾有半句怨言,“老人孩子身体康健,就是最大的幸福。”

    家里有老人,半夜常常请医生来诊治。后来,郭玉芳鼓励丈夫上卫校,自己则承担起照顾一大家人的重担,对待丈夫的大爷大娘也未有丝毫懈怠。为了让二老过得舒心,郭玉芳按时将老人的一日三餐送到床前,衣服脏了就洗,被子脏了就换,进了老人的屋闻不到一点异味。老人逢人便夸,是玉芳让他们有了“儿女”,感受到儿女的体贴和关怀。

    2000年,大娘突发脑出血撒手人寰。为了照顾好大爷,郭玉芳把他接到自己家照顾。后来,大爷突然得了偏瘫,还摔断了腿。正当一家人为大爷的身体发愁时,郭玉芳的公公再次因病住院,婆婆因忧思过度也病倒了。三位老人相继生病,愁得郭玉芳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来照顾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在无人的时候她也曾偷偷掉过眼泪,但哭过以后又会笑着给老人端茶倒水。

    随着大娘、大爷、公公、三叔的相继离世,原本五个老人的家庭只剩下婆婆一人。从那时起,郭玉芳对婆婆照顾得更加细致周到,婆婆的脸上经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玉芳为这个家付出太多!如不是她照顾得妥帖,我也活不到90啊,这个家也早就散了。”90多岁的婆婆逢人便夸她的好儿媳妇。“最难的时候都过去了,往后的日子一定越过越好。我现在只希望一家人都好好的!”郭玉芳发自肺腑地说。

    对老人们,郭玉芳尽职尽责;对待儿女,她总觉得亏欠。平日里忙于照顾老人,郭玉芳对孩子们无暇多问。但也正是这对儿女,让她十分欣慰。两个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受母亲的言传身教,一直很懂事。如今儿女都已成家立业,一有时间便回来帮她分担家务,比着孝顺。最让郭玉芳宽慰的是,2015年儿子结婚以后,儿媳妇主动帮助婆婆来照顾奶奶,给老人洗澡、剪指甲,细心又贴心。郭玉芳更是逢人便夸,自己太有福气了,孩子们能如此孝顺。但村民们心里透亮,这都是郭玉芳言传身教的善果。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沐浴着爱的温暖,孝顺也早已成为他们的“传家宝”。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