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泗水县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打造“‘泉’心为民 ‘泗’事如意”为民办事品牌。
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效果转化。泗水县组织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调查工作,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调查问卷》,分12大领域设置60余项问题,采用“61251”工作法,共收集民意1664条。“6”即畅通群众问卷调查、党员问卷调查、民意“5”来听行动、民意收集分理、来信来访、网络舆情日常监测六大渠道;“12”即分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养老、环保、文体、治安、住建、交通、市场监管、三农等12个领域收集民意;“51”即根据收集到的民意共梳理出共性问题51类。针对梳理收集的问题,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对群众反映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形成工作台账,分类推进办理。
依托“儒学讲堂”,实施理论惠民工程。拓宽党史理论宣讲渠道,结合“五讲六进·百姓宣讲”活动,持续整合要素配置、活化传统载体、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把乡村儒学讲堂作为党史学习教育走进百姓身边的平台,召开泗水县儒学讲师志愿者党史专题培训班,全县140名儒学讲师志愿者化身党史宣讲轻骑兵,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现场有趣的互动、灵活生动的故事阐述,让村民坐得住、愿意听、记得住,让党史理论宣讲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推动党史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党史宣讲活动240余场,受众1.6万余人。
区分不同人群,分类组织推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分类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让学习教育“实”起来。面向老年人,在政务服务中心开设绿色通道,免费提供放大镜、老花镜、急救箱、口罩、雨伞、饮水机等服务用品,设置“敬老专座”,组建起覆盖34个窗口的44名老年人绿色通道服务专员,前台配备6名专职老年人引导员,为老年人开展帮办、代办、领办服务,目前,帮助老年人办理各类业务230余次。面向困境女童,发起“微爱妈妈陪伴成长”项目,坚持每月一次集中陪伴活动,先后组织困境女童开展红歌传唱活动和举办“颂百年风华 传红色基因”亲子阅读分享会,引领广大儿童和家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面向企业,推进“免申即享”服务,实现“一表化、全方位、保姆式”问需,设立企业走访日,6个走访小组常态化开展“进企业、听企情、解企忧”活动,发送并全面解读“政策包”,协调推动承办事项落实,全面实现政策兑现、服务到位“落实到人”的工作闭环。开展“学党史办实事·同心圆梦微心愿”活动,完成工商联直属商会、非公经济人士对200个微心愿完成认领。面向青少年,举办泗水县“青春向党 奋斗强国”主题青年论坛活动、“风华正茂 青春颂党”视频制作大赛、“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主题团日暨2021年新团员集中入团仪式,组织开展“红领巾 心向党”系列活动,在少先队员中开展“找党徽”小视频拍摄活动、“千校万人诵党史”活动等,引领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推进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列入泗水县民生十件实事,全年计划完成110间小屋建设,截至目前,41家已完成基础设施施工,15家小屋安装完成。(通讯员 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