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谷常浩)5月21日,济宁市科技创新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公布了260家龙头型、领军型、骨干型、高成长型四类企业名单,纳入年度攀登工程。根据市委市政府今年实施企业攀登工程的部署要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大张旗鼓地支持想发展、敢争先、勇攀登的企业,让企业真正成为制造业强市建设的主角。
指导企业积极行动。市工信局经过广泛征求县市区和企业意见,制定了《企业攀登工程实施方案》《企业申请报告》《攀登工程协议书》,并派出宣讲组到各县市区广泛宣传发动,组织指导企业积极申报。联合发改、财政、科技、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召开了13场评审会,现场听取企业关于2021年、2023年、2025年度营收、产值、税收、研发投入“四项目标”及“四类支撑项目”情况介绍,经综合评定后确定了260家企业纳入年度攀登工程。
给予精准政策支持。对纳入攀登工程的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签订协议书的方式,市县两级在八个方面给予精准政策支持。根据年度发展增幅高低,采取“累进制”奖励返还的方式,市、县最高可按企业较上年度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全部奖励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对营业收入突破较大的企业,结合指标增量与增幅,市财政给予一次性最高500万元奖励。对新进入全国制造业500强的企业、新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市财政一次性奖励企业领导班子200万元,其中企业实际控制人所得奖励不少于60%。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科技研发、建设项目等给予倾斜,对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引进关键人才、企业完成上市、创建国家级平台等个性目标和年度发展需求的,“一事一议”确定支持政策。
聚焦项目要素保障。纳入“攀登工程”企业的共申报新上、技改、创新研发、招商引资等“四类项目”506个,包括新上项目128个、总投资92.3亿元,技改项目259个、总投资249.5亿元,创新项目102个、总投资23.8亿元,以企招商项目17个。项目建设涉及土地、融资、人才、约束等“四类需求”372个,包括土地类84个、融资类90个、人才类79个、能耗排放约束类36个,其他类82个。已由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认领,聚焦项目要素保障,清单式管理予以逐个解决。
强化争先进位导向。编制印发了《2021年攀登工程企业矩阵图》,将“四类企业”按营收分档定位,明确了每家企业在矩阵图中的现有位置和攀登目标。明年,根据企业攀登目标完成情况,将重新排定位次,对横向进位、纵向进级、攀登进步的企业,将给予表彰奖励。对慢进退步、掉队落伍的企业将实施动态管理,淘汰退出一批,更新新上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