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徐斐 本报通讯员 李苹)济宁市普育回民小学开展的“邮票上的节日”少先队活动课,让队员们分享交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邮票的图案、涉及的事件和意义,从而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孩子们还设计了《童心向党》、《永远跟党走》等邮票作品,以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为引导队员厚植爱党爱国的深刻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共青团济宁市委、济宁市少工委带领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扎实开展“红领巾心向党”学习教育,全市83万少先队员通过开展主题队日(会)、举办红色故事会、分享会、红领巾寻访等形式,重温党的百年历程,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的话、跟党走。
掀起学党史热潮
市少工委选拨10余名优秀少先队工作者组建济宁市红领巾巡讲团,指导讲师团成员充分挖掘我市的红色资源,用好儿童化的语言设计党史学习教育宣讲课程,带头示范宣讲。推动各基层少先队组织成立“红领巾学院”,设立“红领巾公益讲堂”,组织辅导员探索推出面向少先队员的主题队课,通过队活动、国旗下讲话或红色基地宣讲等形式,为少先队员上好党史课,济宁辅导员之家微信公众号每天推出“辅导员讲党史”定期选登优秀教案、视频,推动资源共享,目前已推出5期。此外,团市委、市少工委联合市网信办、市教育局开展“千校万人诵党史”主题演讲朗诵比赛,组织1千多所学校、2万余名青少年学生学习党的历史、讲述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和身边优秀共产党员故事。
市少工委指导全市少先队大、中队围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通过少先队主题队课、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方式,设计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并利用“晨读”“大课间”等时间段,每天固定学,依托红领巾广播站向少先队员播报党史知识,深化日常学习。各学校利用红领巾宣传栏、黑板报、中队角等阵地,打造党史长廊,开展“百年党史手抄报”比赛、“我与党旗合个影”等活动,并发动队员参与“红领巾爱学习”、《党史十课》等网上系列主题队课,帮助少先队员学习了解党史故事,感受党的伟大。
强化革命精神领悟
我市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通过党史故事我来演、颂诗词·学党史、红色舞台剧创编表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少先队员感悟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爱国情怀。组织队员通过绘制故事画册、撰写寻访日志、制作红书推荐卡,设计原创书签,用多种有意义、有意思的学习实践形式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在制作、展览中学习、感悟党史。
团市委主动争取“红歌大家唱”全省红歌接力赛活动在济宁市启动,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邀请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接力合唱,唱响“济宁好声音”,表达广大青年爱党爱国的真挚感情。同时,各级少先队开展“红色歌曲传唱”活动,组织精心挑选红色歌曲,队员们每周学一首红歌,课间唱红歌,以史叙歌、以歌唱史,红色旋律响彻校园。此外,推动各基层少先队组织通过开展“国旗下成长”升国旗暨爱国宣讲主题活动、红色旗帜传递、每周一升旗仪式等,增强少先队员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促进红色基因传承
团市委联合市关工委、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开展“致敬1921”万名青少年红色寻访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济宁市红色文化资源优势,面向青少年广泛开展“寻访身边的红色故事”活动、寻访红色地标活动、“学习王杰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党史宣讲教育活动、红色文化学习感悟活动、集中入团仪式等系列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同“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各类革命旧址、国防教育基地和纪念场馆等资源,组织“红领巾假日小队”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走进鲁西南战役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体验、参观寻访、仪式熏陶、学习先锋、志愿服务等活动,立足本地红色教育阵地,用身边人、身边事展现百年党史中的济宁故事。
同时,积极组织发动全市1万余名少先队员注册“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实践活动电子认证卡,到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场馆等地打卡讲解革命历史故事。推动建立各级“红领巾讲解员”队伍100余支,发动全市1000余名红领巾讲解员到济宁市博物馆、鲁西南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讲述家乡故事、革命故事,以少先队员之声讲好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