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张帆 孙逊)“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坚持不懈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日,在任城区仙营街道南岱社区,社区党委书记马庆合带领辖区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忆初心。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仙营街道“理响仙营”宣讲团的“初心”宣讲队一员。任城区充分发挥“谢立亭正能量宣传党小组”“小板凳红色宣讲团”“理响仙营”等宣讲品牌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开展形式灵活、丰富多样的党史宣讲活动。“通过学习百年党史、红色故事,让我们真正汲取奋进力量,立足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为居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参加学习的社区干部表示。
学习百年党史,凝聚奋进力量。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开展2个多月以来,各级党组织按照市委要求,认真履职尽责,抓实重点环节,工作开展有力,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让红色历史深植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积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充分体现了抓好这项重大政治任务的态度和决心。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6次刊发我市做法,省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简报和省委宣传部《山东宣传工作》5次推介我市经验,我市作为三个地市之一在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宣讲活动形式新、内容实。全市各级以“悟思想”为根本,把学党史、讲党史作为重点内容,开展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宣讲,打造培育了一批形式灵活、内容丰富、贴近基层的宣讲品牌。金乡组建“五老”宣讲队伍,将红色故事改编成戏曲作品;邹城“邹鲁新声”宣讲团成员,用乡音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和光辉历史;微山设立“流动工作船”,送学上船、送书入户,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学”。曲阜发动机关干部、老党员、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职工等群体,组建10支“党史宣讲队”。任城发挥“谢立亭正能量宣传党小组”“小板凳红色宣讲团”等宣讲品牌作用,举办党史宣讲420余场、受众3.5万余人。嘉祥搭建多元学习平台,通过“线下读书会”+“线上云直播”的方式分享红色经典。泗水儒学讲师化身宣讲“轻骑兵”,依托儒学讲堂宣讲党史。汶上打造《汶上党史一百年》栏目,利用“智慧汶上”“学习强国”等平台多网传播。兖州依托“‘兖’讲乐万家”志愿服务品牌,拍摄制作讲党史等系列微视频58期。济宁高新区建设创新谷党史教育主题广场,打造“红色地标”,推动党史教育向户外延伸、向群众拓展。济宁经开区成立“乡音讲堂宣讲服务队”,开展“点单式”党史宣讲。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建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118个,打造“悦读空间”38处,拍摄微视频46期,在机关干部中掀起了党史学习热潮。
为民办实事行动快、效果好。全市各级以“办实事”为重点,扎实开展实践活动,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梁山开展民情书记“三遍访”、民意诉求“三即办”、民生指数“三提升”活动,“O2O”平台民意诉求办结率为98.51%。鱼台打造智能信息系统“鱼快办”平台,构建“抢着办、督着办、聚焦办”为民办实事格局。太白湖新区提升“民意通”服务平台,整合政务服务热线、网络问政平台,第一时间解决民意诉求。市卫健委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攻坚,对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全方位提档升级,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条件。市教育局全面提升基础教育保障水平,新改扩建中小学13所、幼儿园20所,已全部开工。团市委建成“希望小屋”459间,推动服务儿童由“小屋焕新”到“精神焕彩”。市委14个巡回指导组都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编制实施方案、工作制度,结合县市区、市直部门单位特点,指导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
成果转化聚焦准、力度大。全市各级以“开新局”为目标,积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扎实推动重点工作。市发改委聚焦打造“231”产业集群,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融合”行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济宁城投集团打造“先进班组流动红旗”、一线“项目课堂”,助推新机场高速、鲁南高铁、文化产业园、中央商务区(市金融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济宁能源梁山港公铁水多式联运正式通航,推动我市内河水运、多式联运、智慧港航发展全面提速。市扶贫办在全省率先实施分类动态监测、精准即时帮扶机制,促进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更可持续。市乡村振兴指挥部启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在农业高质量发展、激发农村改革活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等方面重点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