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 (通讯员 张美荣 张树锋)“各位学员,我们现在瞻仰的是三十六烈士墓,祭奠着在第一次解放兖州战斗中英勇牺牲的36位烈士英灵,记录着一段悲壮的岁月,也承载着我们对英雄的无限缅怀……”4月26日,兖州区委党校、老干部局、党史研究中心党员干部赴兖州战役纪念馆接受党史教育。一张张历史图片、一篇篇文字材料、一件件实物展示、一幕幕战役画卷,生动再现了峥嵘岁月中那一段段悲壮感人的红色故事,震撼着在场全体人员的内心。
“依托烈士陵园这一珍贵的红色文化教育平台,深入挖掘兖州战役红色资源,进一步丰富了讲解词,活化了讲解形式,与区委党校精心打造了烈士陵园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确保来参观的每个人都愿意听、听得进、学得深。”兖州烈士陵园主任王猛介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共接待前来开展纪念活动的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及社会团体50余家,累计六千余人。
知史鉴今,行以致远。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兖州区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充分挖掘兖州战役、四乡师、三十六名烈士墓等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通过缅怀革命先烈、聆听英雄故事、重温入党誓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从手机看了山东省第四乡村师范学校的专题片后,没想到上世纪30年代初,在兖州就成立了鲁西南第一个党支部,有这么辉煌的历史。”漕河镇管口村党支部书记王法义从手机上观看的是“‘兖’讲乐万家”党史宣讲平台,自豪感由然而生。
如何把党史宣讲真正讲到群众的心坎里、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兖州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云平台,组织党校、文化、教育等部门的人才成立线上宣讲“轻骑兵”,精心策划,录制视频,党员群众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就可以观看党史、党课,感悟红色精神。
线上党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线下党史学习有课堂、有阵地。兖州依托区、镇街、村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利用“蒲公英夜堂”讲党史、观看红色影视片。通过“端信书屋”根据镇街、部门、企业的需求,多方购置党史红色书籍、学习用品;着力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流动课堂”,围绕“1条线路、2个站亭、20部车辆”开通红色主题公交,打造党史学习宣传教育的“红色阵地”。
学习党史,最终要落到为民办实事上。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兖州区坚持学思力行,突出问题导向,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任务相结合,深化联系群众“大走访”,扎实开展民生难题“大排查”,实施“进企业、到项目、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利民惠民的生动实践。
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近日,兖州4路公交车从终点站再向北延伸3公里,颜店镇驻地北边几个村的群众乘坐公交车更加方便,受到了群众“点赞”。举一反三,兖州交运局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即将开通28路、38路公交车,实现兖州城乡公交全覆盖,惠及更多群众出行。
山拖小区的座椅安装好了、卫健部门组织医生“免费体检”走进了村和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实现了“一窗办理、集成服务”……基层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得到有效解决。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兖州更加注重民本理念,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与民意“5”来听结合,全区1381名“民情书记”组成287个团队,全方位倾听解决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截至目前,累计收集民意诉求467件,转办、交办172件。兖州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将跟踪督察,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限时办理,进一步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让群众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