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时政要闻 >
济宁高新区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区域评估”打造“双招双引”靓丽名片
2021-04-29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张霄婷
  • 近日,闽商智能、华弘智能、网传佳讯智能等十几家智能企业陆续正式入驻位于济宁高新区的济宁智能终端产业园,这是济宁高新区实施“区域评估”取得的显著成效,极大解决了签约项目急需入驻建设的难题。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为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双招双引”工作,加快了区域化评估评审改革步伐,实现了区域评估全面开展和成果即时实现运用,减轻了企业负担,加速项目落地。截至目前,济宁高新区已投入1200余万元在全区382500亩土地范围内实施了区域评估。

    企业申请后批复

    变企业申请前服务

    济宁高新区管委会相继出台《关于实施“区域评”+“标准地”+“进场通”+“承诺制”+“代办制”五联动改革的实施意见》、《济宁高新区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了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和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双牵头,投资促进局、生态环境分局、城乡统筹发展局等10家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区域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以方便企业加速项目落地为目标,梳理优化办理流程,将单个企业子地块需提交的办理的评估,变为园区整体区域评估。变企业入驻后的申请审批为企业入驻前的主动服务,如环评、节能审查等评估评审事项,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入驻效率。

    实行“一园一策”

    评审评估“打包办理”

    通过“勘估同行,多评合一”,结合园区产业定位科学确定区域评估事项清单,区域评估成果及时报送相关业务部门组织评审,确保区域评估成果质量和深度满足园区工程建设项目需要。

    以济宁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为例,项目占地600余亩,根据产业定位及地理位置,精准确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水土保持方案等13个区域评估事项,由政府统一“打包”委托评估,财政列支区域评估费用,不用企业负担,项目平均节约前期手续用时60余天,评估费用降为0,企业真正感受到区域评估这种“零材料、零费用”的贴心服务,项目投产时间大幅提前。

    打造高新区

    “283” 区域评模式

    济宁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作为牵头部门积极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接,分类确定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方式,打造出了高新区区域评“283”工作模式,即“勘估同行,多评合一”,真正将2个土地出让的前置事项和11个评估评价事项并行推进,实现区域评工作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建设项目审批周期和降低了企业成本。

    “2”为将土地勘测、土地价格评估两项事项直接推进,“8”为将可以进行区域性评估评价的8个事项(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危险性、地震安全性、水土保持、防洪影响、文物影响、交通影响、雷电灾害风险)同步推进,“3”为将需针对具体项目评估评价的2个事项(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水资源论证)先行总体评价(根据拟入驻企业的产业类型、生产规模、建设规模等具体指标进行核实汇总后进行总体评估评价),待企业入驻后再出具具体评估评价,所有的评估评价费用均由管委会统一支付,为企业服务到家,减负到底。

    济宁高新区区域评估工作已被省优化提升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纳入全省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省市联动攻坚重点任务清单,服务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促进了园区“双招双引”工作,成为了高新区招商的新名片。(记者  孙逊)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