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济宁城事 >
婚礼简办爱不减 为这对新人点赞
2021-04-14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张霄婷
  • 近日,梁山县水泊街道前集村文化礼堂内灯笼高挂、红毯铺地、喜气盈盈,一场简单而特殊的婚礼正在这里举行。

    新郎郝天鑫、新娘楚安然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将原本腊月十九的婚期推迟到4月10日。小两口简办婚事,不搞铺张浪费,在前集村的文化礼堂里,举行了这场简单的婚礼仪式。没有绚烂的烟花、没有华丽的装饰……婚礼现场依然掌声迭起,热闹非凡,小两口都很开心,觉得这样的婚礼简单而有意义。

    前集村党支部书记、红白理事会会长刘兴德告诉记者,许多人盲目跟风追求“高大上”的婚礼效果,婚礼现场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攒钱,攒钱,结次婚回到解放前”这句顺口溜反映了结婚给老百姓带来的经济压力。在刘兴德看来,如今村里大力推广移风易俗,绝不是一句简单的“不允许”,而是实实在在为百姓考虑,帮老百姓解决问题。

    为解决婚礼费用过高的问题,前集村村两委和全体党员商议,决定将现村里的文化礼堂增加“婚庆堂”的功能,由支部购买一套婚礼器材,制定了使用制度,为村民免费提供场地,这样村民便可以节省一万多元的婚礼场地费。前集村特别定下“铁规矩”,制定“婚丧新办”倡导计划,在文化礼堂内举办宴席规定了酒席数量、贺喜礼金等标准,不用高档烟酒,力求简单节俭。在前集村文化礼堂的婚礼现场,有很多人穿着红马甲在忙前忙后,原来他们是前集村的志愿者。“目前,我们村有志愿者180人,谁家有红、白事,志愿者全部靠前帮忙。”志愿者刘浩笑着说。

    在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过程中,前集村创新推行“一会一队建设”,“一会”指的是“红白理事会”,“一队”指的是志愿服务队,将移风易俗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一体推进。“常常是志愿者给谁家帮忙,谁家就主动加入志愿者团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循环,村上的风气越来越正,凝聚力越来越强。”刘兴德说。

    移风易俗绝非一日之功。为了持久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水泊街道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建章立制,在辖区内持续开展“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行动,使农村成为文明和谐的精神沃土,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记者 苏茜茜 通讯员 郭焕丽)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