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本在家”,公益慈善则是家庭文化涵养的核心内容之一。4月5日,山东省家庭文化研究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委员会揭牌暨捐赠仪式在济宁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举办。仪式上,为首批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委员会四名特聘专家颁发顾问聘书,山东省家庭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君峰接受了中国校园健康行·儿童安全天网工程执行委员会捐赠的价值200余万元“儿童安全码”1万枚,用于资助山东部分地区贫困家庭、残疾或单亲特殊家庭1万名儿童安全保护公益、慈善事业。
儿童安全码主要应用于低龄儿童防走失、防意外、防拐卖工作。据了解,因家长看护不当造成的儿童失联、走失层出不穷,失联走失儿童又多为低龄儿童,一旦走失无法记忆家庭信息,给搜救寻找带来困难,儿童安全码将在这一领域发挥有效作用,绑定儿童安全码的儿童,一旦失联无法记忆家庭信息时,可由他人通过微信扫码(或扫脸)获得监护人联系方式,便于及时联系促进快速找回。家长还能同步获得儿童精准位置和扫描者信息,从而建立双向联系,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儿童走失或二次伤害事件。
儿童安全码的普及将大大缩短失联儿童搜救时间,任何热心群众或民警只要发现走失、失联儿童仅需扫码(或扫脸)即可联系父母,操作简单,紧抓黄金时间,节约警力资源。通过“儿童安全进校园暨儿童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公益活动,在全国推进儿童安全码的“一童一码”普及工作,逐步实现对山东省所有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未成年人群体儿童安全码的全捐赠、全覆盖,积极探索更高标准儿童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工作,为山东儿童安全公益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此外,为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委员会的发展,彰显企业社会责任,山东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向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委员会捐赠价值5万元1000册文化类图书。近年来,我市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构建以家风文化滋养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丰富家庭文化的长效机制,使全市人民和家庭成员素质在学习传统文化和融入文明实践活动中得到提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汇聚起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记者 王艳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