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武旭 汤伟 通讯员 郑国栋 侯敏 马扶坤)从企业车间到街头巷尾、从城市小区到迁建社区、从运河航运码头到京九高铁枢纽,从欢声笑语的麒麟公园到静谧舒适的新图书馆……漫步梁山,感受到的是昂扬与奋进的蓬勃力量。
近年来,梁山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改革发展与民生保障,依靠“干就干好,干就干成,干就一流”的梁山精气神,交出了一份有分量的答卷:2020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全市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市第4位,“四上”企业新增数量位居全市第2位;河滩区脱贫迁建圆满完成,2444户、8750人城市棚户区改造拆迁户顺利回迁,成功获评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光荣称号。京雄商高铁过境梁山并设站,运河梁山港通航,董梁高速建成通车;春园、麒麟公园、文化中心、为民服务中心建成开放。
新的一年,梁山将向着建设“美丽幸福新梁山”的宏伟目标继续阔步前进,以优异成绩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产业蓬勃 群众鼓起腰包
去年年末,刘福丽在梁山县主城区的核心地段购买了一套学区房,实现了她多年来的“新房梦。”对于在梁山县山东盛润汽车有限公司工作的刘福丽夫妇来说,每月2万多元的收入的是他们在城区买房的底气。
在梁山,得益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像刘福丽夫妇这样的产业工人实现了自己在城区安家落户的梦想。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居民财富的快速累积:2020年,梁山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加58.59亿元,增加值位列全市第二位;居民人均存款5.5万元,位居全市第二位。
群众鼓起的腰包立足于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按照“工业立县、产业富县、科技兴县、质量强县”的整体发展思路,梁山围绕专用汽车、教育服务、绿色食品、稀土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实施“工业创新十大行动计划”,拿出“真金白银”的奖补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连续四年召开创新、创造、创品牌推进大会,奖励金额5013.936万元。仅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的专用车制造领域,就吸引从业人员近8万、产值达369亿元。
传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主导产业搭建链条。在中稀天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生产车间里,废旧手机、电脑主板等摇身一变成为昂贵的稀有金属。其中,稀有金属“铽”更是有着每吨1000万元的高昂身价。在梁山县马营镇,以中稀天马为代表的稀土产业已经形成上中下游完备的产业链条,一个新兴的产业集群正在水泊大地上崛起。
民生普惠 城市让生活更美
和刘福丽一样实现“新房梦”的还有幸福街小区居民崔瑞玲大姐。2020年5月,幸福街小区顺利交付使用,崔大姐所在的“老北关”地区居民实现原地回迁,曾经的“老破小”变成如今的“高新大”,昔日门前的“臭水沟”变成秀水绕城的风景带。城市风貌与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让崔瑞玲大姐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幸福春风。得益于近年来在城市建设工作中的出色成绩,梁山县成功创建 “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
“创城为民”是梁山县在城市建设中的核心理念,把民生改善放在突出位置,对新旧城区建设统筹规划、平衡发展、打破藩篱,在推进新城区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老城区的各项功能建设。以春园、麒麟公园为代表的城市公园建设,为新老城区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公共空间;新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大剧院、文化馆相继落成,城市品质有了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稳步提高,2020年位居全市第五位。
强大的硬件建设需要良好的软件支撑。在梁山县,社区服务中心是政府行政功能下沉、完善社区功能布局、探索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搭建“家门口”便民服务体系的生动写照。在充分摸底调研的基础上,梁山县将主城区划分为7个社区,新建了功能完备的社区服务中心,让居民在家们口就能完成日常行政服务事项,一举解决了以往社区服务场所缺失、居民办事“多跑腿”的问题。
社区服务中心的红色屋顶仿佛一面巨幅党旗,昭示着“党旗飘在哪,服务就在哪”的便民理念,在如今的梁山县,这不仅红在社区服务中心的房顶,更暖在了社区居民的心头。
交通成网 “水陆空”连接全国
一座铁水联运的物流中心,两个车皮的煤炭装卸转运需要多长时间?4分钟,这是名副其实的“济宁速度”。在位于梁山县寿张集镇的山东京杭铁水联运物流中心,一条全天接卸能力可达5万吨的国内最先进的折返式翻车机正在全速运转,从山西发来的万吨列车,接卸最快只需2.5小时。
“济宁速度”的背后是“梁山交通”。制约京杭运河梁山段复航的邓楼节制闸获准拆除,掀开了梁山接入运河“黄金水道”的序幕。不久的将来,千吨船队可以直抵杭州,以京杭铁水联运物流中心为代表的梁山内河航运将迎来新的机遇。
翻开近年来梁山的交通建设,梁山大道、水浒大街改造完工、汇通路打通,城市“内循环”更加顺畅;京雄商高铁设站获批,梁山接入高速铁路网,省内“2小时生活圈”已在眼前;董梁高速建成通车,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搭通一条新动脉;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国内各地可“一日直达”。
目前,梁山已经形成了六条国省道、三条铁路、两条高速纵横的交通网络布局,公、铁、水、空,庞大的立体交通网,正让梁山站稳鲁西南交通枢纽的位置,为县域的提速和腾飞拓宽跑道。
脱贫攻坚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作为梁山县赵堌堆乡黄河滩区居民,86岁的杨奇松一生中曾8次盖房、7次因水患被毁。在“精准扶贫”政策的东风下,杨奇松和6340户滩区群众实现脱贫搬迁,整体入住迁建安置社区。良好的居住环境、先进的基础设施,让杨奇松的心中无限感慨:“全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这个黄土埋到脖子的人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理念,梁山县以 “地租保障基本收入、务工提高经济水平、创业引导发家致富”的整体思路,激发滩区居民内生动力,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的致富“领头雁”。
滩区原有及复垦土地总面积约2.4万亩,将按照“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关要求完成整修,并最终形成万亩农业产业园区。在农业产业园内,滩区居民除了稳定的地租收益外,还可以通过入园务工增加收入。目前,黄河滩区西瓜也已经完成地理标志认证,为今后的品牌化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赵堌堆乡还计划利用滩区沿岸万亩防浪林发展“林下经济”,立足“将军渡”等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精品文旅项目,放大现有的家居产业园规模,形成“三区同建”格局,近一步扩大就业市场。
动力之源 队伍建设强健发展筋骨
发展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纵观近年来梁山县取得的各项成绩,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执行有力的干部队伍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
事业的成败在干部,干部的成败在作风。梁山县连续5年以“正风肃纪大会”为全年工作破题,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多措并举整治作风问题,推动全县上下凝聚起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正能量,形成了“干就干好、干就干成、干就一流”的梁山精气神。
思想是行动的总开关。近年来,梁山县连续开展学习长征精神、红旗渠精神、女排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活动,坚定信念、锚定方向,克难攻坚、奋勇向前,干部的思想更加统一,干部的状态更加昂扬,干部的作风更加扎实,干部的实绩更加给力。三年多来持续开展“同业对标、学习武进”活动,以武进为师,学先进理念,学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了工作境界,拉高了工作标杆,改进了工作方法,在梁山大地转化形成了企业分级管理等一批生动实践。梁山干部的思维得到更新,争一流的斗志更加旺盛。
以创建模范机关为主抓手,梁山县推动机关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抓好干部宏观管理和系统谋划,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提拔或使用“90后”年轻干部32名,干部队伍结构更加优化,选派干部到一线阵地实践锻炼,健全完善干部执行力和工作实绩档案,充分发挥督查考核激励约束导向作用,引导各级各部门围绕全县中心工作抓落实、求突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发展态势,干事创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队伍作风建设是一项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是一项永不竣工的民心工程。梁山县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努力打造戮力同心的干群关系、近悦远来的营商关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建设“美丽幸福新梁山”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