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每天我们都要摄入大量的水,可你真的知道该怎么喝水吗?如今,网上有很多关于饮水的说法,如喝隔夜水致癌、每天喝4升水会中毒、喝水垢较多的水容易患结石、弱碱性水有利健康……值此世界水日之际,中国科普网梳理出网上流传较广的喝水谣言,让你把水喝得明明白白!
喝隔夜水和千滚水致癌?
“喝隔夜水、千滚水致癌”这个说法在微信朋友圈已横行多年,不少长辈对此深信不疑,该传闻称隔夜白开水和煮开过多次的水(俗称千滚水)中,均含有亚硝酸盐,此物为致癌物。事实真是如此吗?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人们担心的致癌物质——亚硝酸盐须在含有硝酸盐的物质中才会产生,而普通的饮用水中,要么只含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要么什么都没有,这种情况下致癌物质不会凭空出现。只要保证水的来源符合标准,理论上水再怎么烧也不会产生致癌物质。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表示,隔夜水和千滚水常被扣上“亚硝酸盐超标”的帽子,进而和“致癌”扯上关系。真相是,即使反复烧开20次的水,亚硝酸盐的含量都到不了国家饮用水标准要求上限数值的3%。实验同样证明,隔夜(甚至隔好几夜)的水,其亚硝酸盐含量距离超标值还差得很远。
不过,虽然隔夜的白开水对人体无碍,但是喝隔夜的茶水对健康确实不利。这主要是因为茶叶浸泡后的水会产生氨基酸等物质,时间一长易滋生微生物。
弱碱性水有利健康?
传闻称,弱碱性水是最符合人体需求的健康水,有营养保健作用,不仅能促进人体发育,还可以防止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真相是,国家制定饮用水pH值标准是出于管道运输考虑,与健康无关。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赵飞虹称,目前并没证据证明水的pH值与健康有关。相关专家也表示,我国生活饮用水指标中确实有pH值一项,范围是6.5—8.5,但这并不是健康指标,而主要是出于防止金属管道被pH值较低液体腐蚀的考虑。
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形成酸性体质?
有传闻称,纯净水pH值为5~7,呈酸性。而人体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如果长期饮用纯净水,将会破坏人体正常的酸碱平衡关系,导致人体酸性化。而一旦体质呈酸性,细胞的作用就会变差,身体各个器官的作用、组织机能就会减弱。因此,纯净水将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然而事实上,在人类生命活动过程中,体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含酸的代谢产物(碳酸、乳酸等)和碱性产物。但人体有三个调节系统可以进行酸碱平衡,肾脏可以通过尿液排掉多余的有机酸,呼吸会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分,体液也会中和酸性废物。因此,与人体本身所具有的三大酸碱调节系统相比,摄入的纯净水中所具有的酸碱物质含量实际上是非常低的。依靠少量的酸碱物质,纯净水并不能改变人体酸碱度,正常生物体的体液酸碱度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每天喝4升水会中毒?
网上有传言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布鲁斯·戈登表示,每天饮水量超4升,就可能中毒,甚至导致大脑功能受损,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虽然世界卫生组织称该观点系误读,并及时做出了辟谣,但不少人仍会隐隐担心,多喝水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吗?
正常成年人的体液量约占体重的60%,人获取水分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是从食物中摄取,大约每日700毫升至2000毫升,它们主要由胃肠道吸收;其二是每日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约300毫升水。这些水大部分会形成尿液经人体泌尿系统排出,也有少量以水蒸气或汗液的形式经肺部或皮肤排出。
相关专家表示,医学上确实有“水中毒”这一概念,当人体摄入水量大大超过了排出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滞留,进而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就可能引起水中毒,它又被称为稀释性低钠血症,根据病情急缓,该病还可分为急性水中毒和慢性水中毒。
然而,水中毒在临床上其实很少发生,就算患者真出现水中毒的情况,多半不单是由于过量饮水,而是因为患者身体出现了其他问题或者接受了某些不恰当的治疗操作。比如,患者本身就有肾脏疾病,加之心脏功能不全,运动后又一次性饮水过量,同时医源性输液过多,这就可能导致水中毒。实际上,健康人肾脏的适应能力很强,不会因为多喝了些水就“罢工”。
人必须每天喝八杯水?
“每天必须喝八杯水”可能是关于水最广为流传的说法了,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脏内科主任李月红表示,不能一味的强调“一天必须要喝八杯水”这个概念。单用八杯水来衡量人体日常饮水量是不准确的,除了饮水之外,三餐食用的瓜果蔬菜也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水分。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主任医师王玉英称:“这不是绝对的,喝水与人的年龄、体质,活动状态以及气候都有密切的关系。从中医来讲,脾胃虚寒的人喝多了水会胃疼胃胀,肾阳虚的人喝点水就要上厕所,还有湿血特别盛的人,喝了点水就出现水肿,这些人都不适宜大量的饮水。”
喝水垢较多的水易患结石?
烧水壶用久后,内壁会结下厚厚的水垢。网上盛传,长期饮用烧开后水垢很多的硬水,会增加罹患结石病的风险。那么这一说法究竟是真是假?
阮光锋表示,水垢的生成与水的硬度有关,我国北方的水相较南方会更“硬”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其中钙离子、镁离子含量较多(这样的水也被称为硬水)。水中所含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在高温加热时会变成难溶于水的矿物盐,沉淀在烧水壶内,这样就形成了水垢。
“不过,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喝硬水会导致结石或其他健康问题。相反,如果人水喝得少、吃得多,其泌尿系统出现结石的可能性会更高。”阮光锋说。
“喝硬水会导致结石,完全是个谣言。硬水虽然口感不好,但它对人体无害,其所含的钙和镁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而且现在多数人的钙、镁摄入量都偏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喝硬度高的水,还能给人体补充一部分矿物质。当然,硬水中的矿物质含量,远不够人体日常所需,补充矿物质的正道,还是均衡的膳食。”阮光锋说。
瓶装水暴晒后会致癌?
传闻称,在汽车里放久了的瓶装水千万不要喝,因为经过暴晒,矿泉水瓶发生变形,可能会溶出铅、锑、钡、硒以及增塑剂等有害致癌物质。
真相是,目前市场上用来装饮用水的塑料瓶,大都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一般不添加增塑剂,在温度小于120℃时是十分安全的。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暴晒下车内的温度会升高,也不可能达到120℃。2013年,《生命时报》就曾通过实验进行辟谣称,实验显示,在一辆暴晒了大半天的汽车后备箱取出一瓶饮用水,瓶身并未变软,而当时车内温度为52℃。所以,只要购买正规厂商生产的合格饮用水,水源和塑料瓶符合国标,就不必担心暴晒后会释放致癌物。
健康喝水很重要,
节约用水也同样重要!
你知道吗?
世界每3人就有1人无法获得安全饮水。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水平的1/3,
近2/3城市不同程度缺水。
你挥霍的,也许正是别人渴求的!
据分析,普通家庭注意改掉不良习惯,
就能节水30%左右。
今天是世界水日,
节约用水,从你我做起,
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来源:中国科普网 综合报道自科技日报、生命时报、人民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