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王艳茹)春节将至,无论身在何处,家乡的记忆总是萦绕在我们身边,糁汤、甏肉干饭、托板热豆腐等家乡的味道让人魂牵梦绕,年画展、民俗展、非遗云观看等传统节日新的表现形式,也让我们对家乡的惦念飘远。这个春节,市民可以来博物馆观民俗,去街巷赏花灯,实地体验,重温家乡记忆,也可以通过云端观看演出,感受美好鲜活的新风俗,从精神上享受浓浓年味。
赏花灯看展览 民俗大观园里寻访家乡记忆
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赏民俗,更能激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月12日至3月11日,市博物馆特推出“济宁民间收藏精品展”。逢佳节看展览,走进民俗文化大观园,唤醒家乡记忆,感受民俗魅力。
“济宁民间收藏精品展”由市博物馆携手洪庆民俗博物馆联合展出,展览主要展示济宁传统衣、食、住、行、民俗、文化等方面的民俗物品,共计200余件(套)。“对民俗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总结,继承和发展,更好地为现实服务,这便是民俗展览的意义。”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说。
灯会,也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过年赏花灯,极具传统性和地方特色。据了解,城区亮灯工程已全面启动,人民公园、百花公园、太白楼、文化广场、任城湿地公园的广场流光溢彩,亭台楼阁明亮气派,红星路(古槐路至琵琶山路)、共青团路(太白楼路至常青路)、吴泰闸路(共青团路至科苑路)、金宇路(供销路至共青团路)、太白楼路(琵琶山路至古槐路)、龙行路(任城路至玄帝庙街)、王母阁路(王母阁跨线桥)等大街小巷两侧树木也张灯结彩。
据悉,今年亮灯工程的范围更广、设计规划水平更高、使用材料更环保节能、亮灯时间比以往更长,让市民充分享受到街头巷尾的年味。
直播进万家 云贺岁不乏节日仪式感
每逢过年,街上总少不了手艺人的身影,剪纸的、捏面人的、吹糖人的艺人们凭借着一手绝活,吸引了南来北往人们的目光。今年,云贺岁、云拜年、看直播,将创新出新方式,让市民有红火热闹的节日仪式感。
弘扬传统节日,表现形式也要花样翻新。2月4日,在市文化馆举办的“年画伴新岁 今朝喜洋洋——姜霞新中国年画收藏展”直播活动中,短短一个半小时,同步线上观看率高达15余万次,年画以其强烈的时代性、美丽的装饰性和美好的象征性,激活了观众心灵深处年的记忆。据了解,“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2021年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云观看”系列活动已启动,市民可以跟着主播听故事、学手艺、品非遗,香包、剪纸、绣球、蛋雕、木雕、尼山砚等非遗项目都将展现在市民面前。精致的展品,细致的讲解与真实的体验,营造出浓厚的传统年俗氛围。
不仅非遗活动为节日添气氛,猜灯谜、话民俗、品诗词也让假期年味满满。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将举办年味浓郁的传统文化活动,如:“元宵喜乐会”全民线上猜灯谜、纸短情长 见字如面——过年话家书、说民俗闹元宵——正月十五你的家乡怎么过。为了增加趣味性与互动性,还设置了充满挑战的竞赛活动,如:“品味诗词之美 弘扬国学文化”古诗词大会、欢乐中国年全民线上竞答等。
春节期间,市图书馆将推出69场精彩纷呈的线上文化活动,市文化馆还将依托济宁文化云开展云教学、云体验、云观赏、云收听等一系列线上文化惠民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让市民度过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