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关工委举办“中国梦 爱国情 家乡美 ”主题诗文朗诵比赛
济宁市2020年第一批 “新时代好少年”发布
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日活动
2020年“德行好少年”留守儿童国学冬令营开营仪式成功举办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和新冠疫情带来的新情况、新挑战,市关工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奋力担当作为,在全面参与和配合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优势,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法治宣传教育、文明城市创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以立德树人、帮弱助困、固本强基为工作重点,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社会各界认同配合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了“党委政府重视、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支持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让关工委的工作方向更加明确。市关工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30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召开主任办公会议专题学习、印发文件传达落实、及时跟进调研督导等形式,抓好学习贯彻落实,用实际行动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转化为推进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各级关工委及广大五老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热情更加高涨。通过学习,大家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对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任务认识更加深刻、推进工作的措施更加有力、关心关爱青少年的成效更加明显。各级党委、政府对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加重视。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汇报,要求各级各部门全力支持关工委工作。社会各界认同配合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了“党委政府重视、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支持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参与疫情防控彰显五老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关工委积极响应省关工委和市委、市政府号召,及时下发通知,组织动员全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在做好自我防控的同时,通过参与联防联控、捐款捐物、诗歌抗“疫”等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联合团市委、市教育局举办了“牵手关爱 抗疫助学”暨“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向青少年赠送全国“中华魂”活动用书和《提高防疫意识 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册两万余本,进一步培养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营造了关爱困境儿童、提高防疫意识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1.35万余名关工委工作人员和五老志愿者站到了抗疫一线,发动捐款捐物近300万元,涌现出了市关工委青少年才艺辅导团首席顾问王全仁90岁高龄创作抗疫诗歌,惠泽儿童康复中心举办线上“抗疫儿童诗歌朗诵音乐会”,任城区“老妈妈爱心针线坊”缝制测温枪棉套等一批感人事迹。
积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开展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开发建设了集在线直播课堂、视频才艺展示、党史国史知识学习、榜样事迹登载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网络平台——“济宁关爱之家”,设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并分别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家风家训为主题举办了三场直播讲座,观看人数达11万余人次,点赞量达165万余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广泛深入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多年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的基础上,把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作为全市关工委重点工作来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金乡县羊山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成功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在中国关工委组织开展的“中华魂”(爱我中华)主题教育活动中,四名同志分别荣获全国二等奖、全国三等奖、优秀个人奖和优秀辅导员奖。
充分挖掘利用各地红色资源,先后开展了“王杰精神伴我行暨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演讲比赛、“中国梦、爱国情、家乡美”主题诗文朗诵比赛、第五届“城市杯·云上话济宁”小小讲解员公益培训、“童心共筑中国梦·少年奋进新时代”第六届少儿春晚等活动,评选了两批共40名2020年“新时代好少年”。曲阜市设计了《大哉孔子》《三孔文化》等特色课程;泗水县编写了2套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读本;邹城市编撰了面向不同年龄不同版本的《邹城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丛书》。通过创新活动形式、编写教育读本、巩固教育基地等方式,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了解和热爱,对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认同和共鸣,对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特别是抗疫模范的崇敬和向往,坚定了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青少年法治素养和安全意识有效提升
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在全市广泛开展济宁市第四届“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与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团市委等部门密切配合,定期、不定期调度总结、跟踪指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发挥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讲团作用,结合疫情防护形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送法进校园、检察开放日、普法文艺巡演、青少年学生模拟法庭大赛等各类普法活动,引导青少年敬畏法律、信仰法律,自觉用法治思维指引人生。
市司法局为帮助师生释疑解惑,在全市1700多所学校聘请法治辅导员2016名,增设法治副校长并实现全覆盖,通过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以案释法主题活动,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曲阜市开展了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暨民法典集中宣传活动,选拔了100名法治小记者,调动了青少年学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提升青少年自护能力。在济宁高新区应急安全体验基地设立济宁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运用“场景式+体验式”培训教育模式,让更多青少年身临其境学习急救和避险知识,切实掌握应急安全技能。联合市计生协会及市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孔孟之乡青春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4)》,举办了青春健康教育活动现场观摩会,发动五老志愿者和社会爱心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教育,组织爱国卫生运动,普及了青少年卫生健康知识,提升了青少年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为青少年办实事富有成效
关爱青少年弱势群体。以“十百千万”五老关爱行动为抓手,加大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关爱帮扶力度,培养了一批在全国、全省都有影响力的典型和品牌。汶上县郭楼镇崔园关爱留守儿童之家被评为“全国优秀儿童之家”。九巨龙集团困境儿童救助养教模式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关爱工作品牌”。嘉祥县梁宝寺镇留守儿童学校、泗水县博士源小学被评为“全省优秀儿童之家”。我市工作经验在全省关工委工作会议上受到表扬。
全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孔子礼仪文化学校第9次开展留守儿童国学冬令营活动,累计惠及近2000名留守儿童及家长,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留守儿童心田。与团市委等11部门联合发起“希望小屋”爱心捐助活动,目前已筹资700万元,建成“希望小屋”338个,在建90个,让困境儿童有了独立的学习、生活空间,让未来更有希望。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格局。发挥13户“山东省五老志愿者传承好家风最美家庭”示范引领作用,联合市妇联拓宽线上家庭教育公益讲堂和线上家风传播渠道,开展了“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等活动。曲阜市关工委国学儒学宣讲指导团团长孔令绍参加“孔庙里头说教育”线上直播活动,为全市青少年呈现了一堂精彩的家庭教育公开课。
队伍建设激发新活力
党建带关建深入开展。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构建“党委领导、党建带动、关工委主动、上下联动、条块互动”的关工委组织建设工作格局,基层关工委组织网络覆盖更加广泛。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活动的实施意见》,为深化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提供了有力指导。
五老队伍建设持续加强。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等转发了省关工委、省委组织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五老队伍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的意见〉的通知》,研究起草了《关于建立济宁市发挥五老作用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的方案》,发挥五老作用制度机制更加完善。各县市区认真贯彻执行,发现培养了一批典型。邹城市成立了“发挥五老队伍作用工作指导组”,培树了钢山街道“五老志愿者‘管得宽’爱心服务站”等典型;任城区竹竿巷社区成立了离退休干部爱心驿站党支部,开办了四点半课堂、暑托班等服务项目;兖州区漕河镇管口村发动五老开办“六七”课堂,免费为孩子们提供敞开式集中课后服务。
影响力感召力持续提高
壮大服务机构人员队伍。目前,市关工委办公室改为市委老干部局内设科室,原有人员全部转为公务员编制,同时又成立了副县级规格的济宁市关心下一代服务中心;各县(市、区)关工委办公室均成立了事业单位性质的副科级服务中心,明确了单位规格,编制都比原来有所增加,人员调配、业务衔接工作有序推进,为关工委良好高效运转提供了保障。
健全完善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协调沟通联动机制,讲好五老故事,传播关爱声音。全市各级关工委累计在全国、省市各级媒体刊发信息1000余条,打造了网上办公系统、工作网站、网络培训、微信公众号和“济宁关爱之家”网络平台“五位一体”立体化网上关工委建设格局。省关工委《关爱未来》栏目组播出了《谢立亭:传承红色基因 唱响时代强音》专题报道,介绍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和五老典型谢立亭同志的典型事迹,我市关工委工作经验在全省得到宣传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