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最强’营商环境为目标,加快整体政府、无缝隙政府、数字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从供给侧结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向持续发力,创新机制、再造流程、压缩时限、优化服务,围绕市场‘产业链’,布局审批‘服务链’,打造企业发展‘支撑点’,不断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升环境保障能力,努力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林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2020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对标先进地区、围绕最优水平,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释放更多的政策红利,在优化行政审批、降低准入门槛、提高服务效能等方面,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力打造我市营商环境“金字招牌”“靓丽名片”,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流环境保障。2020年,巩固“市县同权”改革成效,调整下放行政许可236项(市级仅保留跨县市区事务审批权限),高效承接省级委托下放事项135项,推出主题式一链办理事项100项,在便利店、药店、书店等20个行业全面推行“一业一证”改革,纳入容缺办理事项平均561项,累计办结31.6万多项。全市企业开办实现了“一窗受理、一表填报、全程网办”,全程电子化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了0材料、1个环节、1天办结,施工许可实现1张申请表、0费用、即时办结、全程网办。1108项市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转移到网上平台运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度达到97.54%。新增市场主体14.35万户、同比增长6.57%。
林晋表示,新的一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坚持对标全国最优,系统推进营商环境全领域改革。坚持创新突破,先行先试,对标全国最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审批更简、流程更优、服务更好、监管更准的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准入更便捷、经营条件更充分,推动政府监管更准确,全面降低企业发展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动力。
二是坚持全方位优化服务,全面提升群众和企业满意度。坚持“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结果评价”理念,用心用力用情服务企业,把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构建积极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着力营造“孔孟之乡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坚决打击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
三是坚持抓县带镇延伸到村,引领政务服务迭代升级。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政务服务体系,广泛推行容缺办理机制、实行审慎监管办法,全面推进信用信息应用,让诚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奋力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营商环境成为济宁市的金字招牌,营商环境评价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争创国家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
四是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系统,全面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推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对重点项目靠上服务,实施全流程帮办代办。(记者 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