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国资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充满激情干、铆足干劲闯,确保达到更高标准、取得更好成绩。”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丰家雷接受采访时说。
2020年,全市国资战线的广大职工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发展指标逆势增长。在全省各地市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的情况下,市国资委在全省国资系统各项指标排在全省第一方阵。根据财务快报统计,截至2020年底,市管企业资产总额1430.89亿元,同比增长38.13%;净资产465.22亿元,同比增长25.32%。战疫情勇担当,稳经营促发展。全面推进市管企业“倒计时”改革,开展“瘦身行动”,分类确定市管企业集团机构及编制数量,聘请专业机构编制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组建港航集团,积极发展运河物流产业;成立济宁人才发展集团,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混改释放企业发展活力,完成爱客多商贸、保利发展、信发液压等混改项目23个。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济宁内环高架全线通车、济宁机场开工建设、艾坦姆高端流体阀新厂区建成投产、四合热力热源替代工程建成运行、尼山会堂建成使用,济宁市图书馆、济宁市美术馆、儿童公园、凤凰台植物园已对市民开放,完成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受益行政村2305个。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实训基地、济宁新天地国际商务中心、济宁城区智慧停车场项目正在积极施工,济宁健康护理学院(筹建)项目、济宁市公共卫生中医医疗中心(市中医院新院区)项目已开工建设。文旅集团利用新技术开展了旅游产品云直播、云推介。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为发展增添新动能,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多次开展精准招商活动,招引中建集团等500强企业落地投资,引进资金15余亿元。盘活闲置资产,把“包袱”变“财富”。着力在盘活国有资产新路径上作积极探索,让闲置国有资产真正“活”起来。截至目前,压缩三级以下企业37户, 完成“僵尸企业”处置12户。推动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落实落地,全面完成9.4万名左右退休人员移交任务。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丰家雷表示,为保证2021年实现良好开局起步,重点做到“六新”:一是建立国资监管新模式。着力推进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和监管方式转变,建立以资产监管为重点,财务监督为核心的监管体系。二是加快改革调整新进程。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按照“壮大传统优势,瞄准战略新兴,坚持项目带动,强化资本运营”的改革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三是打造企业竞争新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统筹推进国资国企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推动企业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破解企业存在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四是开创“和为贵”建设新局面。以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全面创新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全力抓好安全稳定,扩大“和为贵”建设成果。五是推进干部队伍素质新提升。增强国资系统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进一步提高专业化能力水平,更好指导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六是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新阶段。做好当前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记者 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