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孙逊)“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农业农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基础、补短板、出亮点,着力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上强势突破。围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为‘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洪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0年,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农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粮食总产稳定在96亿斤以上,创建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资格,荣获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济宁礼飨”荣登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第四位。乡村振兴全面起势,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目标,扎实推进“五大振兴”。美丽乡村示范村覆盖率达到34%,曲阜市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全面消除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村,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4%。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对经济社会稳定大局和推进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压舱石作用。
张洪雷表示,新的一年,市农业农村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努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粮食、畜牧和渔业大市优势,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保障粮、油、畜禽、水产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落实粮食安全责任,遏制耕地“非农化”,切实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粮食产能稳定在96亿斤以上。发挥嘉祥大豆、兖州小麦、泗水花生、鱼台水稻种业优势,打造全国知名的良种繁育基地。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做大做强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推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做好建链补链强链文章,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每个县形成1至2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以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为抓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产品,提升“济宁礼飨”品牌综合竞争力,助力济宁农产品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大循环。认真落实总书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要求,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农业科研院所和创新团队合作,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分产业引进一批高层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智慧农业基地,加快建设数字农业农村。二是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弱项。把乡村建设摆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启动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级管理、农村荒芜庭院及残垣断壁整治和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新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偿利用。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围绕泗河、大运河、交通干线等重点区域,新建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片、示范镇、示范村,打造引领乡村振兴的排头兵。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广一批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工程技术模式,积极创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三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构建新型农村经营体系,有序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引导支持金融、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农业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