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对全年经济工作做了安排部署,也为我们做好新一年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章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济宁高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重点抓好产业发展、有效投资、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深化改革、对外开放、风险底线、民生保障、党建引领“九大工作任务”,打好“十四五”开局之战。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济宁高新区积极应对挑战、创新战术打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第一方阵。预计2020年全区GDP完成456亿元,增长3%。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评价中,位列全省159个开发区第6名,高新区序列仅次于济南、潍坊。在全市“百日攻坚”考核评比中荣获第2名,技术改造项目观摩评比中荣获第1名,下半年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观摩中荣获第1名,3个观摩项目全部入选全市“十佳”项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区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民生保障、干部作风等方面还有一些亟需解决的短板和弱项,需要下大力气在‘十四五’时期持续发力、攻坚突破。”刘章箭说。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刘章箭表示,结合产业基础和“三次创业”实际,济宁高新区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部署,将聚焦“三个高地”“九个高新”建设,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打造淮海经济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打造内陆国家级高新区改革开放高地,全力建设“智造高新、科创高新、活力高新、开放高新、数字高新、美丽高新、幸福高新、健康高新、平安高新”;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服务,着力打造集聚集群的产业生态、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生态宜居的城市生态,兼容并蓄的开放生态“四个生态”。
刘章箭介绍,“十四五”期间,济宁高新区将进一步调整、深化、拓展“1+235”工作体系思路布局,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以“当标兵、作示范、争一流”为总基调,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担当“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增长极、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两大核心任务;强化济宁创新谷、产业集聚区、蓼河新城三大核心支撑;打好“重大创新载体建设、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项目建设、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五场硬仗,争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
刘章箭表示,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最重要是把抓落实作为“一条关键线”,把“说了算、定了干、按期完”作为“一项硬纪律”。济宁高新区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五个济宁建设”“八个强市突破”等要求部署,聚焦“1+235”工作体系和打造“三个高地”“九个高新”目标定位,着力实施“九大三年行动计划”,以“十四五”规划为总统领,以科技创新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园区发展规划为支撑,构建“1+N”的规划支持保障体系,努力在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中走在前、当表率、做示范,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记者 孙逊 通讯员 绪言 吴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