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王艳茹 通讯员 蒋琰 李翠兰 杨恒奇)一座城市的魅力,是优秀传统文化所散发的厚重感,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所展现的高素质。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潜移默化地提升人们的素养,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让城市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我市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道路、街巷中,建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公园、广场,建设了诚信文化一条街、廉政文化一条街、法治文化一条街,建设了与城市景观相融合、与历史文化相承接、与市民欣赏习惯相契合的景观式公益广告小品,彰显了城市特色,提升了文化品位。
文艺表演热闹非凡 文化生活日渐丰富
在文化广场市民大舞台,市民可以观赏到歌舞、戏曲、快书、杂技等演出。热闹非凡的文艺表演,在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的同时,拉动夜间经济,打通了文化惠民和创城宣传“最后一公里”。自启动“我为创城喝彩”文化惠民演出后,来自3个市直国有专业文艺剧团和40余支群众文化艺术演出队伍,奉献了近30场次包含戏剧、曲艺、舞蹈、歌曲、杂技等丰富艺术形式的专场演出,百场红色经典电影放映活动10余场次。
在义演公益活动过程中,文旅惠民志愿服务队等20支队伍以街道、社区为阵地,组织演出队伍进社区、进家庭,发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手册1000余册,宣传创城知识、文旅惠民政策100余条。不仅展现了文旅惠民志愿服务队良好的精神风貌,也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内容有效纳入创城宣传工作中。据了解,市文化和旅游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平台,组织开展了“2020‘扶贫帮困’文艺宣传演出”活动,组织局属各单位到任城区、兖州区、高新区、太白湖新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义演公益活动143场、系列活动共计300余场次。
各公共文化场馆、文博场馆策划多种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文艺宣传活动,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文明风尚为重点内容,编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讲述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和新风尚,不仅实现了百姓文化生活更丰富,也打造了城市地标新形象。市文化馆继续扩大“文化济宁·百姓讲堂”这一品牌志愿服务项目的影响力,从不同角度展示城市文化的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形象。2020年至今举办16余场,现场观众和微信直播收看观众达10万人次,并在本报开设了专栏。
此外,我市还举办了“迎新春美术书法作品展”“最美中国年全市少儿美术作品展”“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全市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书法作品展”美术、书法、摄影等各类展览9场,观看展览人数近20万人次。
文明校园稳步推进 心理呵护陪伴成长
创建文明校园,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我市中小学校多措并举,有效开展各项创建工作,切实提升师生文明素养,扎实推进学校文明建设工作不断迈进。
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性别平等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据任城实验小学工作人员介绍,该校地处刘庄、苗营、黎寨三村界内,今年学校又开办了分校,接受骆楼、史行、林屯、柏行4个经济自然村的子女,除此以外,每年还接收3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隶属于城乡结合部的这7个自然经济村和外来务工家庭中90%以上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家庭成长环境,让该校的性别平等教育显得格外有意义。
为引导学生树立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12月18日,任城实验小学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宁医学院护理学院携手,共同成立健康教育联盟,依托学校、社会、家庭协同教育联盟,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呵护,关注女童身心健康,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保障全体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利用办公室、教学楼文化墙、班级黑板报等校园显眼处进行宣传,营造浓厚的性别平等主题文化,同时,有针对性地开设“性别教育主题课程”,将性别平等原则不断渗透到心理健康课程中去。
公益活动入心 师生文明素养大提升
近年来,我市中学也将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融入学校全方位发展建设之中,不仅师生文明素养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也逐步提升。“学校设计了以‘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景观,营造了浓厚学习宣传氛围,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而且立足实际开发了‘弯腰轻语慢步,做美雅少年’文明习惯养成系列课程、以‘珍爱生命、共同战疫、榜样力量’为主题的‘战疫’微德育课程等。”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工作人员说。
我市还在公共场所设立电子屏幕、公益广告牌,全方位宣传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和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广告。今年累计印制发放济宁文明十二条、市民文明手册、创城倡议书5000余份,对星级饭店发放张贴“使用公筷公勺”及“拒食野生动物”宣传画1300余份,“公筷公勺”行动倡议书1000余份,更换、增设各类公益广告600余处。
依托公共文化场馆、文保场馆,组织开展了“尼山书院”国学夏令营活动、优秀传统文化读书朗读大赛活动、国学培训等各类活动近100场,“新六艺”国学夏令营、“儒风讲堂——线上课堂”、国学云讲堂等主题活动20余次,“百姓讲堂”、舞蹈云课堂等主题活动20余次,云游博物馆、文博云课堂等系列活动10余次,文物保护主题“我们的节日”、未成年人研学活动、“点亮蓝灯”自闭症关爱公益活动,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