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朵花,散发着永久的芳香。从2007年开始,济宁海关连续13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获评全国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省级青年文明号”、山东口岸第七次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让天使听到爱”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山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19年被青岛海关评为“优秀集体”;今年11月20日,被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自1994年建关以来,济宁海关奏响了一曲跨越26年的文明“主旋律”。
进入2018年,济宁海关制定了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规划,按下了争创快车键。近三年来,全关上下围绕这一目标,厚积薄发、齐心协力投入到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中。
坚守党建先行,提高思想政治意识。济宁海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近三年来,开展了党委专题学习和全员脱产培训,通过“学习强国”、“灯塔在线”、海关e课堂等平台学习,对全体人员党的理论学习实施学时学分制管理,强化党员干部学在平常、做在日常。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党委委员带头读原著悟原理,开展基层调研35次,解决企业实际困难13个;建立“一账一表一清单”,检视整改问题64个,抓实专项整治,主题教育群众满意率达到100%。持续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规范“三会一课”,倡导“一支部一品牌”,多个支部分别获评青岛关区党建示范品牌、青岛关区“四强”支部,与10余家单位和2个村的党组织签订党建联建协议。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每年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重要节假日发布廉政提醒短信,筑牢廉政防线。
强化价值引领,打牢理想信念之基。济宁海关深入开展“守初心、担使命”活动,设置了红色革命精神和海关先锋模范展板,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海关史,开展“红色电影展播”传承红色基因。重视加强干部政德教育,建设了“政德教育”展厅和小讲堂,组织赴王杰纪念馆、鲁西南战役等地开展革命传统、党性教育,提升干部职工的道德修养。
持续开展了“内务规范强化月”活动,全员准军事化集训,锻造过硬作风。建立内务督察常态化机制,实施窗口作风纪律专项治理,擦亮文明服务窗口,四个窗口单位获评“青年文明号”。
倡导业绩领先,提升服务发展实效。济宁海关不断开拓创新,实现四个国内首次:指导金乡县建立了全国首个县域技术贸易措施评议基地,扶持济宁成为全国首批二手车出口试点十个城市之一,帮助兖矿集团获批全国首家汇总征税税收担保的企业集团,太阳纸业获批首批全国加工贸易集团化监管试点。达到两个100%: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应用率达100%;“双随机、一公开”执法领域覆盖率100%。涉企工作保持了“零超时”“零差评”,服务企业“零投诉”。
全面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出台应对疫情稳外贸15条措施,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
今年以来,济宁海关大力营造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浓厚氛围,全员参与热情高涨。先后组织人员到多家全国文明单位学习,反复开展国家、省、市三级文明单位考核标准学习,为争创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他们还高标准对办公区内外环境进行改造,整体布局更加适应文明执法和服务外向经济发展需求。在“我为文明添风采”活动中,征集了50多件职工书法、绘画和摄影作品,收集了员工创作的26万字的文学、文化作品,编印出《文学与生活》《政德与初心》《现代化强关》三本作品集,记录了员工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和文明底蕴。
疫情防控战役打响后,济宁海关主动担当作为,第一时间组建了“海关先锋突击队”,累计出动1200余人次,连续奋战45天,无偿为机场、医院、社区及10余家重点单位开展了全方位、无死角、覆盖式公益性消杀,消杀总面积达1000多万平方米。
济宁海关持续打造“让天使听到爱”志愿服务品牌,自2008年开始,他们组建的“蓝飘带”志愿服务队,连续12年定期到济宁市启音聋哑儿童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捐赠生活用品等,陪孩子们共度节日,用爱照亮残疾儿童的心灵。他们还常年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强化能耗、水耗目标管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过紧日子”号召,全面压缩办公经费,加强车辆耗能管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在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济宁海关积极主动投入人员,开展路长制巡查,劝导、纠正不文明行为。近一个时期,他们认真开展了民意“5”来听行动和“双帮双促”活动,倾听基层声音,了解基层期盼。
精神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单位,使济宁海关人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他们又确立了新的目标:以“标兵”的标准为标准,做先进中的先进。 (记者 郝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