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11月20日讯(记者 宋仪凯 鲍童)东方圣城,文明花开。在今天上午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我市喜获全国文明城市奖牌,标志着我市成功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这是一项接续奋斗的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积极回应群众期盼,作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创城作为利民惠民的“一把手”工程,以创建为民的情怀,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创新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广泛开展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轮又一轮的创城热潮在儒乡圣地、运河之畔蓬勃开展。
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创城的力度不断加大,成果日益显现。一大批重点项目落成开放,市文化中心、济宁大剧院、市杂技城等文化“新地标”建成启用,市民公园、儿童公园、凤凰台植物园、龙湖湿地公园建成开园。强力推进济宁新机场、鲁南高铁、内环高架等35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二环、泗河道路和环湖大道东线、枣菏高速、火炬路跨线桥、王母阁路跨线桥竣工通车,主城区内环高架即将全线贯通,城市交通状况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高效。“口袋绿地”“口袋公园”、健身路径星罗棋布,让市民在家门口沐浴绿色氧吧。停车场、充电桩、公厕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生活更加便捷。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城管云平台、智慧环卫,让城市管理更加智能。
这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惠民工程。创城伊始,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就各尽所能、竭尽全力,围绕城市环境、交通秩序、市民素质、窗口服务等方面补短板、促提升,让城市净起来、通起来、绿起来、美起来、文明起来,汇聚起创建文明城市的强大合力。
在车站、医院、公交站点,井然有序成为最美的风景;在街头路口、社区楼宇之间,随处可见“路长”“文明劝导员”、文明巡访员、创城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脚步丈量着城市文明,让更多的市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气质和温度。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画卷正在孔孟大地徐徐展开。如今的济宁城,道路更加宽阔,树木更加葱茏,空气更加清洁,环境更加优美,人们更加文明,彬彬有礼的济宁人收获着最值得欣慰的硕果。
文明创建没有休止符,创城永远在路上。今天,古老的东方圣城捧回了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踏上了打造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