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扮靓城市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关爱未成年人成长
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进社区
一路有你 文明同行
志愿服务让城市更温暖
“免费饮水点”情系环卫工
文明习惯从娃娃抓起
我们的节日 共圆中国梦
为民服务 一次办好
文明出租车让城市窗口靓起来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精神文明建设新阵地
掌上济宁讯(记者 刘项清 刘建新 杨国庆 陈硕 本报通讯员 于拥军 姚红 张开军 摄影报道)创城,是“停一停彰显文明,让一让心宽路畅”文明交通意识的逐步提高;是“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文明用餐态度的喜人转变;是“树立道德新风,弘扬社会正气”道德标准的有力约束;更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持续提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我市紧紧依托“孔孟之乡 文化济宁”传统文化优势,在全社会形成了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面推进的浓厚创城氛围。文明之风犹如春风化雨般沁润全城。
“大爷,过马路请走斑马线。”城区街头,时常会看到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进行交通文明劝导。不仅如此,在景点、社区、广场,也时常活跃着“红马甲”的身影,他们是“文明劝导员”,是“路长”,是社区志愿者……“红马甲”成为了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榜样引领、见贤思齐。一批又一批的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也在我们身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道德观念。他们倡树新风,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文明礼让、微笑服务、志愿奉献、慈善捐助、孝老敬亲、邻里和睦……暖心的一幕幕越来越多发生在济宁的大街小巷,市民的一言一行都生动诠释了“文明”的深刻内涵。
创城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更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我市将群众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开展摄影展、书画展、文艺演出、公益广告大赛、基层宣讲等一系列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社会宣传活动,凝聚起每位市民的智慧和力量,奏响了齐心协力、昂扬奋进的“大合唱”。同时,“青春志愿行 共创文明城”“凝聚巾帼力量 共创文明城市”“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同心筑梦新时代 创城路上展风采”“鲜花送礼让”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全市各行各业共同创城的热忱,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新时代文明实践催开孔孟之乡新的“文明之花”。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现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上线运行,打造推广“母子传承国学”“小板凳红色宣讲队”“乡土讲师团”等文明实践活动品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群众愿来、常来、乐来的“百姓之家”。实施文明上网、“公筷公勺 文明用餐”“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文明旅游、文明出行等系列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连续多年开展文明规范大宣讲、文明陋习大评议、文明劝导大实践活动。出台《济宁市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济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济宁市养犬管理条例》,依法严管不文明行为。文明发于点滴而行于心,它春风化雨、指引方向,代表着一个城市的人文气韵,衡量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高度。济宁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一座名城,文明是永不褪色的城市符号。昂首向前,济宁的创城之路虽任重道远,但“创城”已然深入人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殷切期盼。(相关图片由济宁市摄影家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