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刘帝恩 通讯员 程召辉 徐曼曼)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不少中老年人当下的“小目标”。作为基层社区,如何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老年人解除后顾之忧?记者在古槐街道西门社区找到了答案。
助老中心是我家 一天不来想得慌
西门社区自2016年引进社会组织“济宁市朝阳助老服务中心”以来,街道、社区成员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把服务中心办成了社区老人的第二个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慕名而来。
不只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为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社区党委与辖区老年党员集思广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周计划、月计划,设有银发乐游、健康讲座、健身健脑游戏等四十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服务项目。老年人来到社区助老中心,在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和人生价值,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源源不断地温暖和幸福。
社区助老中心结合老年人身体健康情况,组织了约60人参加的大型红歌演唱队、舞蹈队等团队。“老人们每天都按计划活动,9点开始做健身操,舒展活络筋骨;接着进行红歌演唱,抒发心情;最后打打牌下下棋,锻炼动脑能力。”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服务激发了老人们的热情,大家经常自编自演一些歌颂党、赞美祖国、展现创城变化、弘扬身边好人好事的文艺节目,这些节目已成为服务中心的文娱亮点,成为社区养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风景。
“助老中心是我家,一天不来想得慌。”这是这里老人们的口头禅。
没人说自己无聊 个个精神矍铄身体倍儿棒
为了让辖区内更多老年人安享幸福充实的晚年,西门社区经常组织老年人齐聚社区,开展一系列针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活动。其中,定期组织老年人免费体检是社区的一大福利。
为了提高参检率,在活动准备期,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张贴通知、入户走访告知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邀请老年人参加体检。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一起,到老人家中为老人体检。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医院将其情况转到社区服务中心,再由社区电话通知这些老人去医院进行复查。
除了关心老人们身体健康状况外,社区还注重老年人们的精神生活,每逢传统节日,社区就会举办联欢会,大家欢聚一堂,感受节日气氛。社区还不定期举办各种知识讲座,讲解养生知识,满足老人们自我健康管理的需求;传播法律常识,提升老年人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能力;宣传防诈骗知识,增强老年人识别骗术的能力。在西门社区,老人晚年生活过得充实精彩,没有人说自己“无聊”,个个精神矍铄身体倍儿棒。
老年人在参加活动
把爱心孝心送上门 换来了一张张笑脸
西门社区众多工作人员将敬老、爱老、助老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都对自己网格内的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等老年人的情况牢记于心。日常入户工作中,经常到老人们的家中坐一坐,陪老人聊聊家常、听老人说说心事、帮老人做做家务。
“85岁的许奶奶不会使用洗衣机,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找儿女,而是求助我们。我们帮许奶奶洗衣服,耐心地教会老人使用洗衣机,还检查了电路安全情况。”社区网格员的贴心让许奶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连连称赞:“每次遇到麻烦都要辛苦你们,你们真好,和我的娘家人一样亲!”
73岁的曹奶奶申请经济适用房,陪她一起的不是儿女,而是社区网格员。拿到选房号码后的曹奶奶高兴地跟邻居说:“孩子们都上班,我腿脚也不好,一有事儿就找网格员,靠得住!”类似这样的温馨场景和温暖话语,每天都会出现在西门社区的各个网格内。通过实际行动得到老人们的赞许和依靠,大家心中充满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古槐街道辖区内老人很多,他们是最需要关怀、最需要帮助的人。古槐街道始终以实际行动关爱独居老人,把爱心、孝心送上门,大家的真情换来了一张张笑脸,收获了一份份感动。”古槐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让老人幸福美满地生活在古槐街道这个温暖大家庭里,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营造人人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是街道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