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论语丨让群众更省心企业更舒心

济宁日报评论员  刘太福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政策精神,充分发挥济宁市先发优势,近日,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了《关于全面塑强“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关工作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全市各级要锚定“走在前、勇争先”,聚焦“一个万亿、五个倍增”,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方案》的实施,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要聚焦“民事无忧”,持续完善民生服务体系。“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彰显的是党和政府的为民初心,也是将“民有所盼”和“政有所为”相连接的一座“桥梁”。立足个人生命全周期,《方案》围绕就业、就医、养老、消费等场景,推出10方面重点改革措施。比如,在救助服务方面,搭建残疾人就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强化助残就业帮扶,依托大数据推动用工企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高效对接。在就业服务方面,聚焦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需求,创新推行新就业群体服务“一类事”,探索就业信息咨询、职业技能培训、劳动权益法律咨询与援助、职业健康检查预约、公租房申请、职业资格办理等服务“打包办”。

要聚焦“企事有解”,全面提升涉企服务水平。通过深度助企纾困,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工作运行执行中的难点问题,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济宁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才能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立足企业经营全链条,《方案》围绕准入、建设、用工、贸易等场景,推出10方面重点改革措施。比如,在跨境贸易方面,加强出海中小民营企业服务引导,进一步整合出海专业服务机构资源,组织开展“济宁优品链通全球”百场重点展会。在优化港航产业发展环境方面,全面推广“一单制”“一箱制”多式联运,推动船舶运力和货物运输需求高效匹配,推行内河水运“一件事”,将船舶检验证书核发、船舶所有权登记等6个事项集成“一件事”。

要聚焦“政事高效”,不断增强政务运转效能。数字大潮奔涌而至,如何进一步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是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的关键所在。立足政务运转全流程,《方案》围绕政务服务、政策兑现、执法检查、政企沟通等场景,推出10方面重点改革措施。比如,在“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方面,创新打造5个“一件事”、10个高频事项“易申快审”服务场景,实现智能问答由简单材料搜索向大模型思考分析生成输出转变、申报指引由人工辅助向智能导办转变、办件审核由人工比对向智能解析转变。在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方面,健全“1+3+6”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体系,打造涉企行政检查“一张网”,全面应用“鲁执法”监管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

深化改革永无止境,为民服务没有终点。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着力抓好《方案》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全力推动“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制度规范体系更加完备、服务品牌深入人心,一定会带动济宁城市政务服务效能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让群众更省心、企业更舒心,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点赞
我来说两句
发表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