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论语丨加快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济宁日报评论员 刘太福

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济宁的重大使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近日,济宁市加快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推进会议召开,动员全市上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举全市之力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自古以来,京杭大运河就是我国重要的“黄金水道”,运河济宁段是我省内河航运的“主力”。近年来,我市把现代港航物流发展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全力畅通道、降成本、增效益,港航物流发展突飞猛进,基础设施能级显著提升,港航物贸规模持续壮大,临港产业加速集聚,内河航运全面起势、通江达海,实现跨越式发展。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看到,我市内河航运存在的差距及面临的激烈竞争和挑战。只有加速成长、做大做强,才能在区域竞争中抢占主动,推动内河航运全面振兴。

时节如流,击鼓催征。加快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我们要锚定目标定位,全力推进高等级航道畅通、临港产业突破、物流贸易跃升、绿色智能转型、运河文化传承创新“五大工程”,建设“三个亿吨级港口群”,打造“七大百亿临港园区”,把济宁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商贸物流中心、公铁水空衔接的多式联运中心、港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集聚中心、具备全要素资源配置能力的航运服务中心、绿色智能化的船舶制造中心“五个中心”,持续擦亮“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品牌。“五个中心”建设的澎湃发力,为加快打造成为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加快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要高点定位,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早布局早受益,抢占发展先机,为港航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要聚力补短板、畅通道、扩能级,建设干支衔接的高等级航道网,提升“公铁水空”多式联运能级,大力提升港口吞吐能力。要更大力度促开放、强贸易,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贯通东西、连接南北、通江达海、联通世界”的战略布局,加力拓展市场,提升平台影响力,大力拓展外贸服务。要树立“大港航”理念,突出以港聚产、以产兴城,构建“前港—中产—后城”布局,强化招商引资,加快建设百亿临港产业园区,推动港口由“过路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实现“建好一个港、激活一条链、带动一座城”。要锚定绿色航运、智慧港航,打造绿色智慧港口,更大力度推进新能源船舶制造和应用,建设绿色智慧航道样板,落实好国家“双碳”战略。要加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力度,树立开放思维、品牌意识,打好运河文旅这张牌,全力提升“运河之都”知名度。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加快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是加快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保护传承运河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使命担当,是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定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凝聚发展合力,强化对上争取,强化督导推进,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坚定扛牢“走在前、勇争先”的使命担当,干字当头、奋楫争先,持续擦亮“运河之都”品牌,我们定能推动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点赞
我来说两句
发表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